5年前的今天
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
開始提供全球服務
這標志著北斗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
今天我們帶大家再次回顧北斗如何走向全球?
北斗走向全球 進度條加載中……
走過漫長的“星光之路”
中國北斗走向全球
1994年 中國獨立自主的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始研制發展
2000年 北斗一號系統建成
初步滿足了中國及周邊區域的
定位、導航、授時需求
2012年 北斗二號系統建成
區域導航服務亞太
2009年 北斗三號系統建設啟動
加快北斗系統服務全球步伐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
2018年12月27日
經過1年19星的密集發射
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宣告建成
提供全球服務
2020年6月30日
北斗三號最后一顆
全球組網衛星成功定點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完成
為了保證北斗星座始終是“最高版本”
在軌升級和補網發射仍在繼續
……
近日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正式加入國際民航組織標準
成為全球民航通用的衛星導航系統
目前 北斗系統已服務全球
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戶
每天北斗定位服務的使用量超過3600億次
北斗服務全人類的步伐不斷前進
2035年前 中國將建成
以北斗系統為核心的
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
更好地服務全球
北斗為什么能成為全球新寵?
北斗作為“后來者”
是如何贏得全球用戶青睞的?
原來 除了扎實的“基本功”
它還有自己突出的特點↓
覆蓋面廣
覆蓋面廣是北斗大顯身手的基礎條件
北斗系統已經覆蓋全球
可以提供全球范圍內的導航定位服務
定位精準
精準是定位的關鍵品質
北斗系統可以提供
多個頻點的導航信號
通過多頻信號組合使用等方式
提高服務精度
長壽穩定
為了提高衛星在軌服務的可靠性
北斗三號衛星采取了多項措施
使衛星的設計壽命達到12年
達到國際導航衛星的先進水平
可持續性
北斗在未來還將持續提升服務性能
拓展服務功能 穩定運行能力
并在全球的短報文通信
精密定位、國際搜救等方面
逐漸優化性能
“獨門絕技”
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相比
北斗系統有“獨門絕技”短報文通信
對地面移動通信網絡進行有效補充
以滿足在無地面網絡覆蓋地區
應急通信、搜索救援等服務需要
為什么要一直發射衛星?
26日 我國成功發射第五十七顆
五十八顆北斗導航衛星
為什么要一直發射衛星呢?
壽命限制
人造衛星是有壽命的
時間到了就要“退役”
因此要不斷發射新的衛星
同時技術也會不斷更新
爭取資源
合法的軌道位置和頻率資源
是各國重視的寶貴資源
然而軌道和頻率有限
國際電聯現行規則是“先占先得”
所以我國要爭取空間資源的使用權
精準覆蓋
每顆衛星的服務面積是有限的
想要達到精準定位的目標
就要用多顆衛星同時工作
比如在亞太地區
北斗衛星的數量比較多
定位能精確到幾毫米
中國北斗 星耀全球
走向世界 造福人類
(央視新聞綜合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央視軍事、科技日報)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