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榆陽一號”大型貨運無人機在馬合通用機場舉行首飛儀式。榆林市委書記張曉光下達起飛指令,市委常委、副市長趙勇出席。
現場儀式上,榆陽區委區政府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與飛行學院、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西北通用航空協會、航天時代飛鵬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陜西有限公司榆林分公司、河北天啟通宇航空器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8家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此同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與飛行學院榆林馬合實訓基地、河北天啟通宇自轉旋翼機西北交付中心相繼揭牌。
“飛服中心,我是榆陽一號,地面工作準備完畢,執行航線一,申請起飛。”“榆陽一號,地面300度風2米秒,天氣狀況良好,飛服中心同意執行航線一起飛……”起飛現場與飛服中心完成報告與答復后,“榆陽一號”大型貨運無人機在榆林馬合通用機場平穩起飛,劃破蒼穹。無人機翱翔于天際,宛如引領未來的天空使者,點亮了人們對低空經濟的美好期待。經過18分鐘的安全起降,成功完成首次裝貨及物流配送的飛行任務。
“榆陽一號”大型貨運無人機飛機是全國首架具備越野能力的大型貨運無人機,整機采用單翼傳統氣動布局,后三點起落架,機身采用管布結構,具備重量輕、結構強、載荷大的優勢。起飛全重1350公斤,載荷500公斤。裝配越野輪胎可以實現超短距離起降,非常適合在西部地區的草原、戈壁、荒漠、山區等地區運送和空投物資,是目前西北地區首架完成驗證飛行的噸級大型固定翼貨運無人機。其最大載重750公斤,最大飛行續航距離1000公里。
近年來,榆陽區積極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競跑低空經濟新賽道,實現了轉型升級新突破。榆林市榆陽區馬合飛機制造有限公司,按照“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原則開展運營,“榆陽一號”大型貨運無人機從立項、研發、到制造成功,歷經兩年多的時間,填補了榆陽區在現代化制造領域里飛機制造這一項空白,這也標志著榆陽區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2022年我們按照政府主導、聯合制造、成果共享的方式,成立了榆林市榆陽區馬合飛機制造有限公司,公司目前研發生產的‘榆陽一號’大型貨運無人機,有效載荷500kg,續航1000km,擁有強勁的動力、堅固的輕質機身和靈活的性能,是一款重載越野型飛機,適用于多種環境作業,尤其是基礎設施落后的偏遠地區,可在山地、湖泊、沙漠、叢林等全地形場景下完成自由起降,不受機場條件限制。”榆陽馬合通航產業園建設工作專班辦公室主任李向林介紹。
目前,“榆陽一號”無人機已持續開展測試飛行工作,取得了珍貴的試驗數據,今后,公司將在已有研發成果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加大研發投入,以支線物流、物資空投、森林防火、農業植保、人影作業、應急通訊、安全巡檢等領域為發展方向,進一步拓寬無人機應用場景。“我們將以此次首飛儀式為契機,引進大型支線物流企業和龍頭研發制造企業,同時虹吸原材料與核心零部件供應領域的相關上游產業供應商落地,助力形成無人機支線物流業態常態化運行和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發展,推動低空經濟產業全面升級。”李向林說。
榆陽區通過搶抓發展機遇,強化區域合作,集成全區資源,加大低空經濟領域投入力度,全力開辟低空經濟新賽道,加快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不斷推動榆陽通航產業發展率先成形成勢,為榆陽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注入新動能。
據了解,位于馬合鎮麻生圐圙村的馬合通航產業園,作為榆陽產業園區的園中園,規劃占地6063畝,重點發展無人機試驗與應用、航空文旅與衍生、無人機支線物流等產業,逐步開展快遞物流、森林防火、農業植保等通航產業,著力打造中國無人機支線物流試驗先行區、國家級無人機智慧物流產業園、西北地區航空文旅休閑目的地、國家級通航服務小鎮,是榆陽區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榆陽區低空經濟的發展不僅推動了地區經濟的增長,也為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介紹,榆陽馬合通航產業園主要依托馬合通用機場,規劃面積4.3萬平方公里,以低空物流為產業方向,目前已經在全省乃至全國探索出一些新模式,包括大型的物流無人機的運行、管理、試航等。在智能制造業方面,“榆陽一號”已成功首飛;在低空運動和航空科普方面,榆陽馬合通航產業園將利用整個園區及其周邊的沙地,通過開展汽車文化賽事,河口水庫、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露營活動等,打造空中、地面、水面立體化的航空旅游,支撐通航產業園的發展。
來源:通航圈綜合陜西新聞聯播、榆林日報、中國農科新聞網、榆陽宣傳、今日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