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鈴……”工作日的清晨,熱線電話照例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智慧治理中心響起,工作人員迅速接起電話,詳細詢問群眾訴求,能解答的,當場答復,需要核實的,認真做好記錄……
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辦人民群眾之所需,網絡理政全面反映出城市管理水平,是群眾與政府之間的“連心橋”。近年來,在青白江智慧治理中心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辦理工作中,有這樣一批青年人,把群眾事當成自家事,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千里聯線 接上八旬老人戰友情
“喂,我想找一位二十多沒見的老戰友……”一個周末的早晨,一通來自上海的電話,牽動了正在值守12345熱線的鄒萍的心弦。
鄒萍
鄒萍從通話中得知,撥打電話的老人與其想要尋找的戰友,都已經年過八旬,以往二人每年以書信來往,但最近兩年失去了聯系。老人只知道戰友的名字、住址和工作單位。經過查詢,老人提供的住址現已拆遷,其戰友也已退休20多年,想要找到他需要花費很大功夫。
就這么放棄嗎?鄒萍并沒有氣餒,憑借多年經驗,她積極協調公安和鎮街,經過走訪聯絡,在當天下午就聯系上了老人的戰友,雙方時隔幾年后終于取得聯系,心情激動,求助的老人再次打來電話向鄒萍表示感謝。
“能夠幫到別人,我覺得很開心。”自2016年從事12345熱線平臺辦理工作以來,鄒萍始終秉承“網上訪民意,網下解民憂”的宗旨,兢兢業業、嚴謹細致,全心全意為民服務。6年來,她累計辦理網絡理政社會訴求5萬余件,始終保持著“零差錯”的記錄。
細針密縷 找準群眾訴求根源
和鄒萍一樣,在青白江智慧治理中心從事網絡理政工作的楊彬也是一位業務能手,6年來,她積極主動學習熱線接聽、數據分析技巧和檔案管理等各項專業基礎知識,同時負責日常12345熱線工單的辦理回復審核、分析數據和撰寫工作機制等工作,因表現突出,曾榮獲成都市“2019年全市網絡理政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楊彬
積極、熱情是楊彬工作態度的代名詞,在工單審核過程中,她認真檢查每一個工單的回復內容,避免出現差錯,在部門經辦人員對審核結果有異議時,她會根據訴求內容,從群眾角度出發,為其答疑;面對繁雜的數據分析工作,她經常主動加班,只為更好完成群眾訴求分析研判預警工作,找準群眾訴求根源和部門辦事效率堵點。
楊彬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網絡理政工作人員的責任和擔當,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周邊的每一位同事。
心系群眾 及時解決突出問題
轉派、協調網絡理政來件共10萬余件,轉辦率達100%,這樣傲人的成績并沒有讓楊流鑄自滿,他反而及時總結經驗,將其分享給了周邊的同事。
楊流鑄
作為青白江智慧治理中心12345熱線平臺轉派件的工作人員,楊流鑄始終心系群眾,身體力行將熱線辦理工作的“小窗口”塑造成展現黨員時代風采的“大舞臺”。
從業以來,楊流鑄堅持認真學習中央、省、市、區各級有關文件精神,做到各承辦單位職責分工爛熟于心,派件及時、精準、高效。在12345熱線辦理工作中,他積極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難點問題,認真傾聽基層和群眾的意見建議,敢于迎難而上,及時解決突出問題。
上述成績是他的“勛章”,也是他開展內部業務輔導的案例來源,如今,青白江智慧治理中心12345熱線整體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據青白江智慧治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該中心多措并舉,提升辦理質效。建立《市委書記信箱、市政府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辦理工作六項機制》,梳理形成《2022年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辦理質效考核細則》,修訂完善《青白江區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辦理工作規程》,承辦單位責任意識、擔當意識顯著增強,事件辦結率接近100%。(劉志剛 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