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信宜市為進一步發揮市委黨校在干部培訓和智力支撐方面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高度重視黨校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開創性實施“一三四”立體式工作法,為推動信宜高質量發展貢獻黨校智慧和力量。
信宜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黨校校長江海暉到黨校指導工作
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學以致用。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在信宜干部培訓的實踐中,信宜市委黨校深刻地認識到:堅持問題導向,引導學員增強問題意識,主動面對問題,積極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做到學以致用。近年來,信宜的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信宜市委黨校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等領域有針對性地打造實操性強、學員培訓需求迫切的系列課程,在主體班次中引導學員增強問題意識,帶著問題去學習,把提升學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擺在重中之重。廣泛調研發現問題。培訓班分成若干個小組,先用一周時間,通過分組訪談、征求意見、個別提議、集體討論等方式發現問題,梳理出問題集。科學研判篩選問題。召開專門會議,參加人員有班主任、帶班教師、班委成員、小組長等,通過比較分析,研究確定今次培訓重點解決哪個領域的重點問題。務求實效解決問題。確定目標后,再次將全體學員分組,就標的問題深入開展組織調查研究,解剖麻雀,每小組總結出措施,再召開“小諸葛會議”,掀起頭腦風暴,匯總成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在培訓過程中,始終聚焦于“一個重要問題”,通過多次調研、多次集思廣益,在培訓中引導學員學會抓重點、抓關鍵,通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去抓住矛盾本質,通過解決主要矛盾去解決實際問題,切實提升學員“牽牛鼻子”的能力。如2020年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員,針對信宜市在建設“四好農村路”過程中的突出問題,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研究,為構建信宜鄉村“外捷內暢”的交通格局總結提出七點建議,交由相關部門決策參考。近年來,累計解決問題12個。
著力“三個注重”,提升培訓實效。面對新時代培訓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信宜市委黨校聚焦提升培訓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堅持做到“三個注重”。一是注重黨性教育,堅定理想信念。黨的理論和黨性教育是黨校的主業主課,2020年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課程總課時占主體班總課時比例為70%。突出抓好黨性分析,組織學員深入學習黨章,對照檢查,查找短板,明確改進方向。突出抓好先進典型學習。通過視頻教學、現場參訪、經驗介紹等多種形式對學員開展引導式教育。二是注重現場教學,提升實戰能力。做好基層工作的關鍵是抓好政策落實,歸根到底要注重提升干部的執行力,為了達到這個培訓效果,信宜市委黨校根據“缺什么,學什么”的原則,把現場教學擺在突出位置,引導學員既要“沉得下來”也要“走得出去”。各類培訓班開發的現場教學點有26個,包含黨性教育、產業發展、人才培養、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等教學主題,并開設5門有代表性的現場教學課程。組織學員到信宜本地重點交通項目施工點進行現場“沉浸式”學習,現場感受基層一線人員戰天斗地、苦干實干的好作風,掌握推動重點項目建設的要領。堅持“走出去”拓展學員視野,到江門鶴山共和鎮來蘇村等地學習鄉村振興經驗,到新會李錦記生產基地學習傳統產業轉型與發展,到珠海橫琴新區學習規劃與發展等。三是注重聯合辦學,充分利用“外腦”。近年來,信宜市委黨校積極與珠海市委黨校、江門市委黨校實現資源共享,創新辦學模式。如2020年10月信宜市委黨校與江門市委黨校聯合辦學,以黨性教育、基層治理等為重點開展了培訓,中青班學員紛紛表示開展聯合辦學有利于學習外地經驗,有利于運用更好資源提升培訓質量,教學效果很好、深受啟發。
中青班學員調研組到信宜市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青少年思政教育專題調研

中青班學員調研組到農業農村局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專題調研

中青班學員學員到信宜法院開展現場教學
以“四個一”為抓手,提升師資水平。信宜市委黨校以“四個一”活動為抓手,不斷提升教師學習能力、寫作能力、調研能力、教學能力,做到學習有廣度、文章有高度、調研有深度、課堂有熱度。一是每月集中學習1次。以打造“有堅強黨性、有戰略眼光、有廣闊視野、有厚實理論”的專業化黨校教師隊伍為導向,常態化抓好集中學習,使學習成為黨校教師的一種生活習慣,成為黨校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明確每次集中學習主題,精選學習內容。學習內容涉及黨的政策方針、黨史、時事、市委和市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等。提前發出學習通知和學習資料,讓參加學習的同志提前準備。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激發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圍繞學習內容進行研討、交流,黨校班子成員帶頭談心得體會。2018年以來,累計舉辦集中學習50多次,學習氣氛濃、效果好。在抓好集中學習的同時,大力鼓勵教師自學。完善了研討室、文體活動室,訂購一批學習資料,為教師自學提供良好條件。每次推薦自學內容清單,通過抓實教師自學這一環節,有效鞏固和拓展了學習成果。二是每季度撰寫1篇文章。黨校是思想引領的高地,努力將教師培養成“筆桿子”是題中之義。引導教師結合信宜實際和黨校教學所需加強素材積累,加強日常寫作練習,做到提筆能寫。黨校教師需每季度撰寫一篇文章,重點圍繞推動信宜高質量發展的主題選題。由于寫作環節抓得緊,教師寫作的興趣、能力得以培養和提升,為推動黨校的教學教研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每半年調研1次。調查研究是做好黨校科研咨政工作的關鍵。圍繞信宜改革發展的大局,信宜市委黨校每半年安排一次調研工作,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尋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和舉措。2018年以來,共組織開展了11次調研,涉及農村人居環境等等。四是每年推出1堂精品課。信宜市委黨校既要求教師提筆會“寫”、下鄉善“研”,又要求教師上臺能“講”。大力推行集體備課,促進教師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積極鼓勵教師以講課為樂,將激情與青春揮灑于三尺講臺。每年進行評選,評出1堂精品課,在教師中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局面,有力促進教師講課能力的提升。如2020年打造出《風雨無阻奮勇向前——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解讀》精品課。2021年打造出《信宜懷鄉起義指揮部舊址——繼承發揚“敢為人先、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精神》精品課,被茂名評選為精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