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個抖音號中,最想做的事情是通過短視頻,搭一把閱讀的梯子。”@1379號觀察員 是活躍在抖音的一位讀書內容創作者。他用有趣的解讀和分析,將《百年孤獨》《沙丘》等大部頭名著變成幾十集短視頻連續劇,讓更多人讀懂了經典。他的視頻還被一些語文老師當做課件在課堂上播放。
優質的創作者是抖音讀書生態中的重要一環。截至2023年2月,共有10位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入駐抖音,超1500位圖書作者在抖音分享讀書心得。莫言、劉震云等知名作家,北大、清華等高校,以及康震、蔡丹君等高校學者紛紛入駐抖音,通過短視頻和直播等方式助力國民閱讀經典。
在抖音最受歡迎十大當代作家中,金庸、路遙、余華分列前三位,莫言、史鐵生等在列。此外,聚合了100位科學家導讀100本科學經典書籍的讀書公開課《高山科學經典》,以超7800萬次播放量成為抖音最受歡迎的讀書公開課。
報告還呈現了不同年齡和地域的用戶對讀書類視頻的偏好。其中,“00后”偏愛文學、科普和藝術;“90后”偏愛情感心理和科普;“80后”和“70后”則分別偏愛商業財經和詩詞類讀書視頻。此外,北京用戶偏愛哲學、藝術,上海用戶偏愛商業財經。陜西、河南、貴州用戶則分別偏愛歷史、文學、科普類讀書視頻。
報告顯示,在抖音最受歡迎的讀書視頻領域中,文學類最受關注,歷史和情感心理類緊隨其后。抖音相關負責人在現場介紹,平臺專業的說書講書創作者數量已過萬。
現場參與分享的作家以及學者@止庵 正是一位專業的說書創作者。2019年來,@止庵 持續介紹卡夫卡、海明威等世界文學大師。在@止庵 看來,以短視頻的形式向網友介紹文學,“就像和朋友聊天”,有些埋在文字里被淹沒的東西,換種方式講出來,反而更能深入人心。他還指出,“抖音降低了普通人接觸文學的成本”。
另一位登臺的創作者@1379號觀察員 對此深有共鳴。為了將《百年孤獨》講好講透,他學習了50G的資料,整理文案8萬多字,經過60個小時的制作,最終呈現出3.6個小時、共30集的作品。有網友評論, “看完你的視頻,終于鼓起勇氣去看這本書了。”
@焦尾Tyler 在抖音擁有109萬粉絲。他在現場演講中表示,起初做抖音是希望通過記錄督促自己閱讀。沒想到僅一個月就收獲六千粉絲。之后他開始推薦《秦俑兩千年》《大腦的一天》等書籍。焦尾認為,短視頻和讀書并不互斥,反而能吸引更多注意力,一本好書也更可能被看見。
“一本冷門書,因一條50秒的薦書短視頻,3年加印41次總印量400萬冊。”果麥文化上海互聯網產品部總經理吳壯壯現場分享《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在抖音走紅故事。吳壯壯認為,短視頻已成為出版行業最重要的宣發渠道。
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抖音上線圖書聚合頁功能、推出好書大曬、作家對談等活動,點燃讀書熱潮。
據介紹,2022年12月,抖音上線好書大曬活動,鼓勵用戶分享讀書心得。4個月內,有10萬圖書作者參與投稿,話題播放量超24億。2023年2月,抖音上線圖書聚合頁功能,聚合圍繞特定圖書的討論視頻,如內容介紹、解讀、讀書方法等。未來,抖音還將上線圖書評分和短評功能。
優質內容和活動帶動了用戶購書。報告顯示,2022年,在抖音電商“全民好書計劃”助力下,平臺售出2.5億單圖書。其中,在平臺首次購買圖書的消費者占比達到49%。
“相比圖文、音頻形式,‘視頻講書’更加直觀且互動性強,達人的推薦、講解,普通用戶的讀書心得分享,都成為很多網友選書、購書的重要參考。”活動最后,抖音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未來將進一步攜手優質讀書內容創作者和出版社,不斷完善讀書生態,助力讀者擁抱新書和好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