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日本青年,為何每次到中國就不想走

2024-01-09 08:44:03來源: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環(huán)球人物微信作者:劉瀟

· 西谷格(本人供圖)。

“這種溫暖在日本是無法想象的”

2009年,西谷格來到中國上海,成為一名日籍“滬漂”。

他從事過多種工作:壽司店后廚幫工,游樂園里的吉祥物演員,旅行團導游等。這些經(jīng)歷讓他大開眼界,看到了中國的活力。

回到日本后,他根據(jù)自己的中國經(jīng)歷,于2018年出版了《中國報道:潛入打工日記》,“不是高高在上地從宏觀角度對中國評頭論足,而是從庶民角度,向日本讀者介紹真正的中國和中國人”。此書在日本引起不小的轟動,讀者感嘆,“比起刻板印象里的中國,完全是另一個國家”。

近日,西谷在接受環(huán)球人物記者采訪時說:“剛來中國時,本以為一兩年就會回國,沒想到,中國豁達的氛圍與我的性格很合拍,不知不覺就呆了6年,現(xiàn)在想來,占去了人生不小的部分。”

在中國期間,他結識了不少中國朋友,“這些友誼不分輕重,我一直很珍視。中國人大多熱情真誠,一旦認我做朋友,就一定是真心把我當朋友”。

最近他回了趟上海,“一位關系并不十分密切的朋友把我請到他家里,七八個人圍著大桌子吃家常菜,聊家長里短,讓我認識了中國式溫暖,這種溫暖在日本是無法想象的”。

快樂的“滬漂”

十幾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西谷在網(wǎng)上看到一家媒體正在招聘編輯,駐地上海。對他來說,中國與寫作是兩個極具吸引力的詞。“看到工作地點在中國就很興奮。”

那時他不知道,剛辦完北京奧運的中國正處于數(shù)字化浪潮前夜,即將踏上發(fā)展快車道,他也將親身見證中國的大發(fā)展。

“出發(fā)前,心態(tài)其實有點忐忑,但在內心的某個角落,也夢想著今后成為關于中國的寫作專家。”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他只身來到上海。

相比日本人際關系的距離感,中國人更開放隨和。西谷說說:“剛來中國沒多久,在一次在辦理手機業(yè)務時,我與窗口辦理員交談了幾句。很快,我就收到了這名辦理員的短信,邀請我一起吃飯。我們邊吃邊聊,很快成了好兄弟。”

到上海后,西谷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壽司店后廚幫工。“當時,中國的壽司店還處于初級模仿階段。”相比日本廚師細膩的刀工,西谷看著中國廚師在后廚豪爽地將魚大卸八塊,“是一種有趣的異國風情”。

· 西谷曾經(jīng)在游樂園工作過一段時間。

他還在游樂園工作過一段時間,穿著吉祥物衣服與游客合影,“那時中國還有不少山寨游樂園,如今已經(jīng)大大不同了,中國游樂園的自主IP已經(jīng)做得很棒了”。

工作之余,西谷走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在日本,上海的知名度很高。“對于日本人來說,上海有種不一般的都市魅力。”1862年,日本近代政治家高杉晉作第一次訪問中國,用中文在《航海日錄》中記述了初入上海港時的震撼:

“朝早,川蒸汽船來,引本船,左折溯江,兩岸民家風景殆與我邦無異。……入夜,兩岸燈影泳水波,光景如畫。”這些記述深深影響了后世日本人對魔都的崇拜。

2013年,西谷用引人入勝的筆法寫出《魔都:走進上海不為人知的一面》一書,除了描寫繁華的都市景象之外,還“踏出普通游覽路線”,向日本讀者介紹了一個有趣的上海。這本書目前已被日本國會圖書館收藏。

“中國通作家”

西谷回到日本后,發(fā)現(xiàn)日本與他離開的時候相比變化不大,這令他更加感嘆中國發(fā)展之迅速,更急于向日本民眾介紹中國的真實情況。于是,他開始向媒體投稿,報道中國的最新動態(tài)與面貌。為了寫出最真實的中國,他經(jīng)常回中國,對多個領域進行深入報道。

由于專注記錄中國,幾年下來,西谷被日本媒體稱作“中國通作家”,常受邀參加中國話題的電視討論。他用親身經(jīng)歷打破了不少日本人對中國的誤解,還原出一個活力、進取、創(chuàng)新的中國。

2020年,他來到上海,撰寫了報道中國數(shù)字化超市的文章,發(fā)表在《VOICE(聲音)》周刊上。該雜志號稱日本銷量最高的綜合期刊。文章開頭寫道:“中國正以極為迅猛的勢頭向數(shù)字化社會進發(fā)。其中,與人工智能和網(wǎng)絡高度融合的智能生鮮超市向世人展現(xiàn)出強烈的未來感。”

·西谷拍攝的上海一家智能生鮮超市內景。

西谷在文中對比了中日超市:“在日本,超市與網(wǎng)絡的融合程度太低,消費者在網(wǎng)上下單,等待時間太長,購買滲透率幾乎為零。”“中國的智能生鮮超市整潔、高效,能同時應對線上線下的消費者,并保證生鮮產品的新鮮度。”“超市利用AI技術活用數(shù)據(jù),根據(jù)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向消費者推薦商品。中國的商業(yè)精神實在令人瞠目。”

西谷還去杭州體驗了一次智能酒店,“一走近前臺,就看到兩臺AI機器人在大堂里巡游,極具未來感”“從客房指引、送餐,到聊天對話,中國的AI機器人實在太厲害了”。體驗過智能酒店后,西谷意猶未盡,“還想跟它聊天,回日本前,干脆買了一臺小型AI機器人”。

西谷還深入了解了中國IT企業(yè),這些企業(yè)從產品到公司規(guī)模都讓他大受震撼。他將稿件結集出版,書名為《數(shù)字中國體驗記:日本人不了解的中國IT社會大潛入!》

·《數(shù)字中國體驗記》。

此書在日本引起不小轟動。《日經(jīng)新聞》的書評寫道:“在中國,數(shù)字化已滲透進社會各個角落。同時,中國還在不斷地對這些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改良,中國積極擁抱新技術的姿態(tài),難道不值得我們日本學習嗎?”有日本網(wǎng)民寫道:“在推進新技術時,中國人往往能大膽突破,敢于創(chuàng)新,不怕失敗,不斷完善,現(xiàn)在的中國真的很強大。”還有人寫道:“不容爭論,中國已經(jīng)是信息技術先進大國了。”

說真話的人

2022年4月,西谷受邀參加日本最大網(wǎng)絡電視的脫口秀節(jié)目。這檔節(jié)目以敢于說真話而聞名,對于看膩了片面報道的日本觀眾來說,極具吸引力。

在一期名為《中國真正可怕的地方:越了解越覺得贏不了》的特別節(jié)目中,主持人問西谷:“日本應該如何與中國這個大國打交道?”西谷回答:“日本人對中國的印象往往停留在10年甚至20年前,這種閉目塞聽是很危險的。中國的發(fā)展已經(jīng)超乎我們的想象。”

在接受環(huán)球人物記者采訪時,西谷說:“我覺得現(xiàn)在中國的年輕人對中國的信心大大加強了,他們更能以對等、冷靜的視角來看待日本。”

他也說:“我聽到一些中年的中國朋友說日本科技和經(jīng)濟很發(fā)達,其實這也是誤解。這幾年在網(wǎng)絡科技與經(jīng)濟發(fā)展上,中國早已把日本甩在后面了,日本經(jīng)濟已經(jīng)停滯了30年。”

他還特意提到了另一個有意思的事:“中國人普遍認為日本人很矮,其實現(xiàn)在日本人平均身高已經(jīng)和中國人差不多了。”

兩年前,西谷在日本《周刊新潮》的“讀書萬卷”專欄中,推薦了拓殖大學教授富坂聰?shù)男聲斗粗?ldquo;亡國論”:日本離開中國就無法生存的理由》,引起了不少日本讀者的注意。

在日本,客觀評價中國的進步和優(yōu)點,常被認作替中國“說好話”,許多學者和作家生怕自己的書賣不出去,不敢冒風險說實話。正如富坂聰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所說的:“在日本,批判中國的論調依然甚囂塵上,日本國內的知華派正在遭遇逆風。”

即便如此,西谷的文章還是如此開頭:一提到中國,一些日本人會用一些短句來形容,中國真可怕、中國真糟糕、中國是威脅。然而,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他常常帶上一句反問:“反中情緒真的符合日本國家利益嗎”?

小城生活家

1981年,西谷出生于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藤澤位于日本湘南地區(qū),當?shù)氐匦闻c中國瀟湘二水匯入洞庭之處相似,江戶時代起就被稱為湘南。

湘南地區(qū)多山、多河、臨海,當?shù)厝藦男【拖矚g自然,熱情洋溢,開朗直接。“如果突然想去海邊,立馬就去。”

· 湘南“江之電”(沿海鐵路)。

1935年,中國音樂家聶耳在藤澤市鵠沼海岸溺水遇難。當?shù)孛癖娊⒘寺櫠o念碑,由聶耳的日本友人設計并撰寫碑文。后來,紀念碑重修,還建起了郭沫若題寫的“聶耳終焉之地”紀念碑。1981年,藤澤市與聶耳的故鄉(xiāng)昆明市結為友好城市。幾年后,藤澤市民和有關方面又捐資建成聶耳胸像浮雕,聶耳紀念廣場也因此得到擴建。

也許正是這樣的生活背景,讓西谷從小便對中國多了幾分親近。

初中時,西谷已表現(xiàn)出對文字的喜愛。一次,他讀了芥川龍之介取材于佛經(jīng)故事的《蜘蛛絲》,寫了一篇讀后感,受到老師贊賞,從此愛上了寫作。芥川龍之介是日本大文豪,曾游覽上海、蘇州和北京等地,與上世紀20年代出版了《上海游記》和《江南游記》。

初中畢業(yè)后,西谷考入神奈川縣立鐮倉高校(高中)。日本文學家三島由紀夫、太宰治、夏目漱石都曾在鐮倉寫作、生活過。鐮倉還是動漫《灌籃高手》的取景地。西谷說:“鐮倉高校是《灌籃高手》中陵南高校的原型,對中國朋友說起來,他們都感到很驚喜。但我不打籃球,而是加入了吹奏部,我喜歡樂器。”

在課堂上,西谷學習中國歷史,了解到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來,當西谷真的來到天安門前時,還是被城樓的雄偉震撼了,“耳旁頓時回響起新中國誕生時,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高中畢業(yè)后,西谷就讀于早稻田大學社會科學部。學校注重學術和社會實踐,鼓勵學生走出國門,看看日本之外的世界。在這一氛圍感染下,西谷選修了漢語。

語言往往反映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特色。西谷說,學習漢語后,“我有時會討厭日語。日語總是為了禮貌而禮貌,既冗長又無意義。應該學習中文的簡練:你好嗎?謝謝!既簡潔又熱情”。

學漢語的過程中,西谷知道了一個詞:去偽存真。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實成為他的理想,他想親眼看看中國。

2004年,西谷大學畢業(yè)前到北京大學短期進修,學習中文,“學會了中文歌《月亮代表我的心》”。令西谷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國的大,“第一次感受到中國的規(guī)模,連番茄雞蛋湯的碗都很大”。同年,西谷成為《新潟日報》記者,積累了一些報道經(jīng)驗。然而,新潟畢竟是一個小城市,與他想要獲得的國際視野相去甚遠,那時,對中國的憧憬又開始挑撥著他的心扉。

3年后,西谷辭職,成為一名自由記者,為《周刊郵報》等媒體撰稿,然而,日本新聞業(yè)過分商業(yè)化,讀者愛看什么,媒體就寫什么,關于中國的報道,往往與事實相去甚遠。“我不想陷入遠離實際的觀念,而是希望了解中國如同多面體一般的實際情況,進而運用在中國生活的經(jīng)驗報道中國。”

· 西谷近照(本人供圖)。

在日常生活中,西谷不喜歡按部就班,而是自己把握節(jié)奏,做一個地道的生活家,常被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感動。有時,他會在咖啡館寫作,一次寫作時,他把在路上撿的樹葉放在電腦邊,時不時拿起來欣賞。對面的一位陌生人看了,與他相視一笑,似乎感同身受。

· 拈花微笑。

或許想起了釋迦牟尼“拈花微笑”的典故,西谷說:“這就是拈花微笑吧。”

監(jiān)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凌   云

(文章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聞線索,可發(fā)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責任編輯:李佩藺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jīng)《環(huán)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列表
文章排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妻子韩国片在线| 狂野黑人性猛交xxxxxx|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国产欧美亚洲一区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精久久久久久久| 99re精彩视频|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第一页| 人碰人碰人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高清αv| 99re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小说|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91精品国产91久久|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尤物网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 99久久99久久久99精品齐| 欧美色图亚洲激情| 国产精品白嫩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男女爽爽爽爽爽免费视频|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a毛片免费观看| 正在播放乱人伦| 国产精品免费_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99r精品在线|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国产福利萌白酱喷水视频铁牛|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色播 | 欧美一区2区三区4区公司贰佰| 在公车上忘穿内裤嗯啊色h文 |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天天拍天天干天天操| 午夜神器成在线人成在线人免费|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