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翰·欣克利
生于1955年5月29日,為求成名,于1981年3月30日在華盛頓希爾頓飯店外行刺時任美國總統里根(未遂)。陪審團認定其為精神病患者而判其無罪,要求其接受強制性精神病治療。2022 年 6 月15日,獲得無條件釋放。
羅納德·里根沒有穿防彈衣。槍響的一剎那,他蒙了。
那是1981年3月30日下午2時許,剛發表完演講的里根走出華盛頓希爾頓飯店,電視直播的鏡頭仍對著他。
里根的夫人南希一直在警告他要小心。篤信星相的南希,深信坊間傳言的美國總統“20年死亡周期”,1840年以來凡倒數第二位數為偶數、末位數為零的年份勝選的總統,多死于任內,小羅斯福病死,林肯、肯尼迪遇刺。1980年當選的里根也符合這個“周期”,他本人卻不以為然。剛入主白宮70天的他,會有什么人要奪他性命嗎?
“砰!砰!”“砰!砰!砰!砰!”
1.5秒,6聲槍響。子彈近距離從一把左輪手槍射出,3名隨從倒地,70歲的里根也中了槍,一顆子彈打在防彈車上,反彈入他的肺部,離心臟只有2.5厘米。這一幕通過電視鏡頭向全球直播。好在里根逃過一死,術后13天就出院了。

1981年3月30日,華盛頓希爾頓飯店外,里根遇刺現場,多位工作人員中槍倒地。

報紙刊登里根遇刺的消息。
2022年6月15日,約翰·欣克利(下文稱欣克利)在推特上寫道:“經過41年2個月零15天,我終于自由了!”法官宣布,完全解除對他的法庭監管,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了。
欣克利就是當年刺殺里根的兇手。現在,他想開幾場演唱會。
刺客
人們不理解欣克利為什么要刺殺里根。其實,此人也并不是非要刺殺里根。他只是想刺殺一位美國總統,把自己送上新聞頭條。
欣克利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的一個上流社區長大,父親是石油公司高管,母親是全職太太,他是3個孩子中最小的。他從小很“黏”母親,母親卻對房屋裝潢和家具更感興趣。很少感受到父母之愛的欣克利,希望通過運動獲得自信。他小學的籃球教練弗朗西斯說,這孩子是出色的運動員,“非常有風度”且“彬彬有禮”。初中時,他在學校很活躍,七八年級時還當過班長。
但到高中后,欣克利在學校變得沉默寡言,沒朋友,成績維持在“B-”,成天玩吉他,聽音樂。1973年,他進入得克薩斯理工大學攻讀工商管理,不久轉讀藝術專業,但依舊無心向學。1976年,他干脆輟學前往好萊塢,想成為一名詞曲作者。
這一年,好萊塢電影《出租車司機》上映,轟動一時。片中,羅伯特·德尼羅飾演的夜班出租車司機是越戰退伍軍人,女星朱迪·福斯特飾演一名與其有感情糾葛的風塵少女。男主角打算以刺殺總統候選人來打動她。欣克利對福斯特著了迷,看了15遍電影。他幻想自己就是男主角,模仿其穿軍靴,喝桃子白蘭地,希望自己也能嫻熟地玩槍,憑著一身硬漢味吸引美人。
1980年,欣克利的偶像約翰·列儂被狂熱的歌迷查普曼槍殺。查普曼后來承認,刺殺列儂唯一的原因是他非常有名,而自己想“尋求榮耀”。欣克利震驚之余,也開始“憋大招”。此時,他依舊瘋狂迷戀福斯特,給她寄“情書”、打電話,甚至跑到她就讀的耶魯大學去堵她。他急于獲得福斯特的關注,幻想著在她面前劫持飛機或自殺。最后,他決定模仿電影情節,刺殺總統。

演員朱迪·福斯特。
欣克利先是把目標對準時任總統卡特,曾在1980年10月因跟蹤卡特被捕,但很快又因證據不足被釋放。不久,美國總統大選揭曉,欣克利將目標換成了新當選的里根。他將里根的就職典禮明信片寄給福斯特,在明信片背面寫道:“有一天你和我將會入主白宮,這些鄉巴佬會嫉妒得直流口水。”
欣克利的父母對兒子的古怪行徑十分擔心。心理醫生建議他們把欣克利趕出家,以強迫他成長。這一決定進一步刺激了欣克利。當他看到里根即將在希爾頓飯店發表演講的新聞,腦海中再次浮現出電影里的情節。他決定鋌而走險。
行刺當日一早,欣克利買了份報紙,第四版刊登著里根當天的活動時間表。他看得很仔細。準備行動前,他洗了個澡,換了衣服,留下一封寫給福斯特的信:“我要向你承認,我這樣做的原因是已等不及要打動你。我要通過犧牲自由甚至生命,改變你對我的看法。”

欣克利給演員朱迪·福斯特寫的信。
當天下午2時許,里根走出飯店,邊向人群頻頻招手,邊走向總統專車。混在圍觀人群中的欣克利舉起了左輪手槍,向里根開槍。
病人
欣克利被逮捕,起訴。檢察官指控他犯有非法購買、擁有、使用武器和謀殺總統,擊傷多位工作人員等13條罪行,要求判處他終身監禁。人們也都以為他將在獄中度過下半生。
審判開始前,欣克利自殺過兩次,但都未遂。為了幫助兒子逃脫法律制裁,他的父母不惜砸下重金,聘請4名律師和6名精神病專家搜集證據。他們迅速發出聲明,稱他是個有精神病的孩子。律師在法庭上主張,欣克利過去的“一系列反常現象”,都證明其謀殺動機、準備和行為是在“精神錯亂”的狀態下進行的,因此他不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庭審時,欣克利父親出庭作證,老淚縱橫,讓12人陪審團深受觸動。
1982年6月21日,陪審團裁定欣克利無罪,理由是他作案時精神錯亂。法官同時宣布,把欣克利送往精神病醫院,無限期住院治療,直到能證明他對本人與社會都不再構成危險時才能釋放。得知自己真的以精神病為由得以逃脫刑罰后,欣克利大吃一驚。只見母親激動得哭了,隨后又和父親一起笑了起來。這對夫妻為打贏官司已花掉近千萬美元。據稱,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為證明被告患有精神病花錢最多的一次訴訟。
這一判決引發美國公眾不滿。美國廣播公司在判決次日進行了調查,76%的美國人認為正義未得到伸張。在輿論壓力下,美國國會和多個州紛紛修改法律,對以精神病為由進行無罪辯護做出了更多限制,將舉證責任更多地轉向辯護方,要求辯護方拿出精神失常的證據。
審判后,欣克利被送入華盛頓公立精神病院圣伊麗莎白醫院。父母隨即賣掉房子,搬到華盛頓附近,這樣就可以每周參加兒子的治療。此后,這家人一直在為欣克利“獲得自由”而努力。1999年,他被允許在白天有監控的情況下離開醫院去看望父母。4年后,他又獲準在無需監控的情況下看望父母。2005年,他獲準在父母家住上3天。后來,法官還批準他考取駕照。
2016年,一位法官裁定,欣克利曾是“精神上深度混亂的青年男子”,但他已有超過27年未表現出任何重度抑郁或精神失常癥狀,認定“欣克利對自己或他人沒有任何危險”。當年9月,欣克利離開精神病院,和母親住在位于弗吉尼亞州的一套25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窗外就是高爾夫球場。作為釋放條件,政府要求欣克利找一份工作,繼續進行精神病治療,不得接觸福斯特、里根家族成員、高級官員或者媒體。他還要隨身攜帶一個有定位功能的手機,特勤局人員可隨時查看他的手機或者電子郵件。
到了今年6月15日,法官將欣克利無條件釋放,取消一切監管手段。他的辯護律師表示,人們應該對法官的決定放心,因為“美國的精神衛生系統和司法系統都在運轉,而且運轉得很好”。但作為受害者家屬的里根小女兒帕蒂表示,反對無條件釋放欣克利,因為她不相信欣克利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懊悔。里根基金會也發表聲明,對欣克利被無條件釋放、并以營利為目的從事音樂事業感到擔憂,認為他“顯然試圖從惡名中獲利”。
網紅
欣克利確實是惡名遠揚,也確實想從惡名中獲利。
從刺殺里根那一天起,他戴手銬、被押送至警局的大照片被刊登在許多報紙的頭版位置。被捕后的他,也從未表現出悔恨,甚至還在《紐約時報》上撰文稱:“我在1981年3月30日的行動,為我的人生賦予了特殊意義,監禁或住院都不能影響我的歷史地位。在華盛頓希爾頓酒店的槍擊,見證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情。我犧牲了自己,觸犯了最嚴重的罪行,以此來贏得一個女孩的芳心。”
有人分析,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欣克利有點兒像當代美國社會中的“雅廢”,又稱“年輕的都市失敗者”。這類人的品位并不低,且小有藝術天賦,但在金錢社會的無窮欲望和殘酷競爭壓力下,幻想破滅,憂郁頹廢。
在獲準離開精神病院以后,欣克利開始用自己的名字在網上發布音樂作品,包括原創歌曲和翻唱視頻。這為他積累了近3萬名粉絲。如今,他還計劃在全美開巡回演唱會,繼續過去的音樂夢想。消息公布后,有些地方的門票預售一空。不過,據最新消息顯示,他原定在芝加哥、紐約等地舉行的3場演出已被取消。這一變故的背后,是人們對互聯網時代追逐惡名之風的擔憂。有很多人擔心,欣克利的露面會鼓勵更多的暴力。

如今,欣克利用自己的名字在網上發布音樂作品。
有意思的是欣克利的反應。他說:“我每天都看新聞。我們確實生活在一個非常令人恐懼的時代。我也希望在安全的地方開演唱會。”他行刺里根后,美國國會通過法案,要求對購槍者加強背景檢查。但如今,美國槍支暴力泛濫的情況,比當年又不知嚴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