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日報報道,近日,廣東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白石小學的散學禮上,同學們憑實力收到了1600斤的“年終獎”,包括300斤白蘿卜、250斤蕉芋、150斤大米、100斤芹菜、100斤厚葉菜等。據了解,該校有一個“耕讀園”,這些接地氣的獎品都是孩子們利用勞動課或課余時間,在園子里種下的。
近些年,不少地方的學校年終發給學生的獎品越發豐富起來。獎五花肉、獎一頭小豬、獎幾條魚等,不一而足。但給學生發1600斤的農產品,而且還是學生日常勞動所得,無疑稀少和珍貴。這類獎品,既能鼓舞學生學習,同時也能激發他們的勞動意識,顯得非常有意義、有創意。
勞動教育本是教育的一部分,不僅教授孩子們書本外的知識,而且提供了一個實踐和體驗的機會。這所學校通過“耕讀園”的形式,將勞動與學習相結合,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體驗到勞動的艱辛與樂趣,從而更加珍惜勞動成果,也更加懂得尊重勞動。
1600斤的“年終獎”是對學生勞動成果的肯定和表彰。可以想見,當孩子們看到自己的努力換來了沉甸甸的收獲,那種成就感是任何言語都無法表達的。這樣的獎勵方式,不僅教會孩子們如何去耕耘,更教會他們如何去珍惜和分享。
與此同時,這種獎勵方式也是一種生動的環保教育。學校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孩子們,食物并非來自超市的貨架,而是來自土地的饋贈。這不僅讓孩子們更加珍視食物,也會在無形中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
當然,作為學生們的勞動成果,如何公平地分配給每一個學生,在不影響學生學習的前提下,學校又當如何維護和管理好“耕讀園”等,可能還需要想更多辦法。
但這種獎勵方式的價值和意義是不容否定的。這類探索,為學校提供了一個機會,去進一步完善這種教育模式,讓更多的學生受益。
從更大的視角來看,這所學校的做法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啟示,那就是將教育與勞動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勞動中成長。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更可以讓他們在親身實踐中理解社會的運作,體驗生活的真諦。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一顆熱愛勞動、珍惜成果的種子,這對于他們未來的成長和社會的發展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