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新疆各地采訪,兩地盤活閑置資源的做法令筆者印象深刻:一是昌吉州吉木薩爾縣利用長期閑置的農業大棚,種植羊肚菌、人參果等特色經濟作物,將“沉睡資產”打造成“增收陣地”;二是伊犁州伊寧市將一處閑置舊廠區改造成創意文創產業園,發展餐飲、娛樂、文創等商業業態,把過去的工業車間變身為服務業載體,人氣客流漸旺。
盤活存量就是做大增量,用好閑置資源,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可以說,這不是要不要做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各地應精心解答的必答題。由于市場波動、企業轉型、單位搬遷、車間改造、城區更新等因素,造成一些資源閑置,這是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正常現象。應該深入思考的是,如何讓閑置期縮短,怎樣讓閑置資源繼續發揮作用,修“舊巢”以引“新鳳”。
盤活閑置資源,離不開市場化手段。閑置資源是“沉睡的資產”,最佳“喚醒”方式就是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政府部門引導閑置資源產權所有者問計于市、問需于企,通過交易、租賃,或以閑置資源入股等方式,將閑置廠房、樓宇、大棚等優化配置到有需求的經營主體。另外,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的另一層含義是,對閑置資源再利用的經營主體來說,需精心開展市場調研,審慎選擇經營項目,并緊盯市場變化,以避免造成閑置資源再次閑置。
盤活閑置資源,應著眼于長遠發展,注重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面對閑置資源,切忌為盤活而盤活,完全可以將盤活作為發展契機,讓閑置資源承載科技含量高、經營模式新、市場前景好的優質項目,助力當地相關產業強筋壯骨甚至脫胎換骨。反之,倘若“新鳳”未至而“舊鳳”還巢,回歸閑置資源的還是舊有模式、低端項目、落后產能,從長遠看,這種盤活方式造成的影響甚至可能比資源閑置帶來的浪費和無形損失更為嚴重。
吉木薩爾縣利用閑置大棚種植羊肚菌,就是通過市場機制“喚醒”閑置資源,并實現了農業結構調整優化。當地引進的昌吉九龍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對自然條件、市場情況和閑置大棚現狀進行考察和調研,決定規模化種植羊肚菌,填補了該縣產業發展空白。在市場前景驅動下,這家企業今年開始從種植邁向加工,將建設烘干房、保鮮庫和深加工生產線,閑置痛點變成了特色產業發展亮點。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