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4月14日報道,近日有游客發視頻吐槽在海南保亭游玩時,花費128元體驗當地三月三的“千人宴”,結果上的全是花生毛豆。當地有關部門隨后發布公告稱,組織方因在上菜的環節中能力不足、服務不到位,導致無法正常配餐,菜品分布不均,讓參與活動的觀眾體驗感和滿意度大大降低。目前組織方已向游客道歉并承諾可全額退款。
游客滿心期待體驗的“千人宴”民俗,竟然全是廉價的花生毛豆,令人大跌眼鏡。“千人宴”是一種古老習俗,在我國浙江、福建、海南等多個省份盛行,而每個地方的“千人宴”特色各不相同。
以海南保亭的“千人宴”為例,通常不僅會設置1000個餐座的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長桌宴,還會有豐富的黎族苗族歌舞表演等活動。這種“千人宴”作為當地旅游招牌,無疑能吸引大量游客前來體驗。而上述報道中的“千人宴”因主辦方能力不足變成了“花生毛豆宴”,不僅影響了消費體驗,也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一定程度上也是對當地“千人宴”這一旅游招牌的傷害。
從淄博的“有淄有味”,到哈爾濱的“冰雪奇緣”,再到天水的“熱辣滾燙”,口碑傳播在旅游宣傳中的分量越來越重要。所以,如果海南保亭此事處理不當,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一旦提到“千人宴”,不少消費者首先想到的就只是花生毛豆了。
一方面,有關部門應以此事為契機,對當地可能存在的欺詐消費者等行為一并查處,規范旅游市場。另一方面,對類似“千人宴”的旅游項目也全面排查一下,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建立健全旅游項目審批制度并加強審查力度,從源頭上堵住漏洞,從而充分保障廣大游客的合法權益。
為了推廣旅游資源,不少地方將特色民俗打造成了吸引游客的體驗項目,并成為地方旅游招牌。而個別地方利用游客的信息不對稱,將民俗體驗項目變成宰客工具,讓游客花錢買氣受,值得高度警惕。
所有旅游城市都應當愛惜來之不易的招牌和口碑,共同維護和營造良好的旅游和文化消費市場環境,如此,地方特色旅游才能做大做強,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