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想象,自己家里有一座“故宮亭 ”,是什么樣的風景呢?今天我們一起到浙江溫州,在那里的一間山間校園里,去認識一位名叫蘇清吾的90后姑娘,她家里就有一座“故宮亭 ”,而且這座“故宮亭 ”,是她獨自拎著工具錘錘打打,逐步完成斗拱、榫卯、地仗、彩畫等環(huán)節(jié),不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打造而成的。不少人因此認識了她。
蘇清吾一度讓更多人從不一樣的視角看到了古建筑之美,那么,如今的她又在忙著做些什么手工活兒?她又是如何堅持和追尋夢想的?
視頻中的女孩就是蘇清吾,一名獨立攝影師。三年前,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她自學榫卯結構,用150天的時間,在自己家中的院子里用木頭復刻了一座“故宮亭”。她將制作過程拍攝成視頻發(fā)布到網(wǎng)絡平臺,引起不少網(wǎng)友的關注和討論。
蘇清吾:因為我沒有那么懂,我還在學習的階段,所以能夠被大家看見,被大家知道原來古建筑其實也沒有離我們那么遙遠,讓大家通過你的視頻去查我們國內到底有多少精美的建筑的時候,我會覺得好像你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蘇清吾原名王丹丹,來自溫州文成大峃鎮(zhèn)樟坑村,大學學的是廣告學專業(yè),畢業(yè)后的她進入一家公司做文案工作。
成為自由攝影師的蘇清吾,一直往返于寧波、溫州兩地。除了接單幫客人拍照之外,各類的非遺傳人、手工藝人,還有傳統(tǒng)手作,都是蘇清吾鏡頭里最常見的內容。在那段時間里,她也對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開始嘗試動手制作一些東西,而她的攝影鏡頭也開始轉向了自己。
蘇清吾:我最開始第一個接觸的是金繕,就是陶瓷裂了,用大漆給它補回去,然后上金。漆器引申到陶瓷,陶瓷又是一個完全全新的工藝種類。開始做陶瓷之后,你可能會去買個電窯,有了電窯,你可以去嘗試所有需要燒制的東西。那個時候我已經(jīng)在接觸短視頻了,我希望我去拍攝的一些內容它有更好的場景,我自己本身又非常喜歡故宮的配色,所以當時在想要不然我自己做一個(故宮亭)。
辭去穩(wěn)定的工作,回到山村里做古亭,蘇清吾的決定讓老一輩人很難理解。
雖然嘴上說著反對,但心疼女兒的父母還是決定整理出老家閑置的房子讓蘇清吾安心住下來,任由她在院子里折騰。直到蘇清吾的亭子建好了,引來不少媒體的關注,大家才知道,蘇清吾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蘇清吾:“故宮亭 ”對我來說它是一個真真實實的是一個轉折點,恰恰它給了你一個希望。再到后面你為什么還執(zhí)著于要做這些新的唐風(亭)也好, 重檐(亭)也好, 因為我覺得我可以做到更好,我希望我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作品。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huán)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huán)球人物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