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陳維亞作為總導演執導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
激情澎湃的情景史詩、熱烈綻放的絢爛焰火、精彩紛呈的歌舞表演,組成了恢宏壯美的視聽盛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隆重上演,人們再次將目光聚集到這臺演出的總導演陳維亞身上。看到陳維亞的導演藝術水平不斷達到新高度,不由想起他早年和同事們自編自演的處女作——舞蹈《礦工與陽光》。
這部舞蹈作品藝術化表現了礦工生活、塑造了礦工形象,在當時的華東六省一市舞蹈比賽上,《礦工與陽光》獲一等獎。反映礦工生活的舞蹈作品并不少見,為何5人男子群舞《礦工與陽光》讓觀眾眼睛一亮?“陽光”的創作靈感來源于一首詩——《我是礦工,我歌唱陽光》。滾燙的詩句激發出不可遏制的創作熱情,詩的語言在年輕導演陳維亞腦海中化成舞蹈語匯,一個時代特色鮮明、生活氣息濃郁的礦工舞蹈呈現在觀眾面前。5個舞蹈演員,頭戴裝有礦燈的安全帽,身穿黑色連體工裝。兩段式的舞蹈結構,既表現煤礦工人在地心深處開采光明的勞動狀態,又展現他們升到地面沐浴陽光的歡暢心情。定音鼓激越的敲擊聲,仿佛讓人們感受到了掌子面上滾動著的陣雷和洶涌著的激流。舞蹈后半段,歌聲加入進來,又將礦工沐浴在陽光下的幸福感表現得淋漓酣暢。當陽光下的礦工把紅色的安全帽從頭上摘下,往腰間一掛,以此當作淮北民間流行的挎鼓歡快地舞蹈。該劇結尾,導演并沒有停留在幸福與歡暢的感情層面。觀眾又聽見了下井的汽笛聲,年輕的礦工們重新戴上紅色安全帽,邁著沉穩的步伐,重新走向地心深處的工作陣地,去為更多人“創造陽光”……
陳維亞曾說:“今天回過頭看,《礦工與陽光》這個作品還是顯得單薄幼稚的。”但是,這個舞蹈作品仍有值得回味之處。同時,我們可從中看出陳維亞導演一以貫之的藝術理念。
一是舞蹈性與文學性的有機結合。舞蹈創作同其他藝術一樣,要不斷從小說、詩歌、散文中汲取營養,獲得藝術啟迪。《我是礦工,我歌唱陽光》這首將近100句的詩歌,從礦工題材的開拓、礦工精神的發掘、礦工形象的塑造方面,以及作品意境方面,給了陳維亞創作靈感和啟示。陳維亞在舞蹈和文學中架起橋梁,在日后的藝術創作中始終與文學結緣。
二是現實生活與舞蹈藝術的深度融合。陳維亞曾在礦區生活14年,在淮北煤礦的不少角落都留下了深深的足印。他同淮北大地上的煤礦工人們建立了真摯深厚的感情,從而在早期的舞蹈創作中,比較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從生活到藝術的審美轉化。
在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的創作過程中,導演陳維亞曾感慨:“我們本著‘語不驚人誓不休’的藝術創作態度,和全體演職人員經過了不計其數的調整修改!”正是因著這份不懈奮斗、精益求精的藝術追求,陳維亞至今創編了《木蘭歸》《秦俑魂》等舞蹈作品150余部,創編與導演《大夢敦煌》《碧海絲路》《圖蘭朵》等舞劇(歌劇)作品10多部,執導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南京青奧會、全運會、世博會等大型活動的開閉幕式文藝表演。
從火熱生活中尋找靈感、永葆藝術創造活力、“沒有止境、永遠向前”,是陳維亞對藝術不變的理解和追求。從江淮大地走進首都北京,從單個舞蹈到廣場大型文藝演出,這么多年來,導演陳維亞藝術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30日 20 版)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