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千家萬戶享受團圓的喜悅時,有的人一直在“路上”,或守護萬家燈火,或護佑群眾健康,或保障物資供應。
巡線路:守萬家燈火
山間高聳的鐵塔下,寒風刺骨。楊軍拿著紅外測溫儀,不停地變換角度,查看塔上線路的情況。
近日,湖北省多地出現降溫。為減少惡劣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電力部門加強輸電線路巡檢,排查安全隱患,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220千伏閔馮一二回線在孝感市境內穿過的區域主要在山區,遇到寒潮等天氣,容易出現覆冰現象,影響用電安全。”大年初二一大早,國網孝感供電公司檢修分公司輸電運檢二班班長楊軍便帶著同事踏上了巡線路。
圖為楊軍在線路巡檢的路上。(國網孝感供電公司供圖)
“注意腳下!”“不要打滑!”巡線路上,這是楊軍經常提醒同事的話。因有的地方車子無法到達,他們只能徒步。楊軍告訴記者,當地很多巡線的山路是以前獵戶上山打獵的便道,現在早已沒了獵戶,路之所以還在,主要因為巡線人員走得多。
在一線工作32年,楊軍會把每一次城市輸電線路變遷、每一次經歷的線路故障都詳細地寫在筆記本上,也會記下不同時間段、不同線路容易出現的隱患等內容。“線路巡檢,一定得細心,不管多長的線路忽略一厘米都不行。”楊軍說,巡線是及早發現問題的重要措施,關乎千家萬戶的光明與溫暖。
要完成當天47公里線路的巡檢,楊軍和同事得驅車跨過13座橋、翻過8座山,還要徒步3萬多步。
下鄉路:護群眾健康
“張阿姨,過年好!”
“娜娜啊,你咋這時候來了?”
大年初二上午,湖北省老河口市衛健局基層衛生與婦幼健康股負責人周娜提著一大袋東西,趕到李樓鎮陳家埠口村78歲的獨居老人張桂榮家中。
老人患有冠心病,前段時間又感染了新冠病毒,轉陰后身體還沒完全恢復。今年過年,家人都在外地沒回來,在家中的張桂榮無人照顧。
春節期間,農村成為醫療衛生服務的“前線”。為了更好守護農村群眾健康,老河口市4652名黨員干部對老年人等重點人群進行包保聯系,每天通過打電話、上門走訪等方式,對重點人群進行健康問詢,了解其身體健康狀況,及時開展幫扶。
圖為周娜看望張桂榮老人。(老河口市委宣傳部供圖)
周娜的包保聯系對象就是張桂榮老人。因擔心老人的身體狀況,周娜每天都要與老人通個電話,隔幾天就要上門看望老人。
“張阿姨,我給你帶了點生活用品和中藥湯劑,中藥是預防用的,先備著。”頭一天與張桂榮打電話時,周娜發現老人又有點咳嗽,便咨詢了相熟的醫生,在征得老人家屬同意后,為老人準備了一些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湯劑。
“這幾天降溫,您還沒完全好,尤其要注意身體。”說話間,周娜從此前發給老人的“健康愛心包”里翻出血氧儀,給張桂榮測指尖血氧飽和度。
“98%,正常。以后自己測的時候要是低于95%就立馬給簽約醫生打電話……”“覺得不舒服先問醫生,然后再看要不要吃這個中藥……”周娜一遍遍向老人重復著注意事項。
保供路:保物資供應
“運行揭示核對完畢,準備出勤。”大年初一清晨5時許,當城市還未醒來,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的江岸機務段北線運用車間派班室內已是一派忙碌,27歲火車司機杜朋即將值乘今年春運以來的第12趟貨運列車。
杜朋值乘的區段是京廣線武漢至漯河,全程300多公里。“從南到北大多運的是日用品或者小汽車,從北往南則多是煤礦……”杜朋說,除夕和大年初五前這幾天是貨運列車最繁忙的時候,要趕在客流回升前,將更多貨物運出去。
與地勤交接的同事互道了新年祝福,杜朋便登上火車,與當天搭班的副司機對機車各部位進行檢查。
“機車在路上出故障,會影響整條線路的運輸效率,必須仔細檢查機車狀態,冬季檢查的重點是砂箱儲砂量和風管膠圈。”出庫前,杜朋還完成了制動試驗,并對機車走行部進行復檢。
結束檢查,杜朋按照信號燈的指示,駕駛著機車離開整備場,來到武漢北六場。在這里,一列列滿載貨物的列車整裝待發,其中包括他們要牽引的35002次列車。
7點10分,天微微亮,車站電臺提示還有15分鐘發車。“還有點時間,頭一天晚上我媳婦給準備了餃子,趕緊吃幾口墊墊肚子,這一趟要在路上跑8個小時。”杜朋從包里拿出一盒餃子,他和副司機兩人一邊大口吃著,一邊盯著前方信號燈……(新華社記者 侯文坤)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