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不離口
傳承
榮譽墻
“不用煤不用電,放在嘴里就能練,十指可以組成五十六種吹奏方式……”近日,在牡丹區何樓街道辦事處姜樓村,中國指哨藝術傳承人董方劍正在指導弟子訓練,圍觀的村民聽到抑揚頓挫的指哨聲,紛紛給予熱情的掌聲。
指哨是以手指吹出哨音,是一項藝術表現形式,古人稱指嘯,是一種被考古和音樂專家確認的源于先秦的巴楚絕技。據《資治通鑒》記載:“以指夾吹之,然后有聲謂之嘯指。”古人稱指嘯“玄妙以通神靈,精微是以窮幽測深”,是一種抒發情感的古老的演奏方法。指嘯是失傳千年的一種宮廷音樂,始于秦漢,盛于魏晉,相傳諸葛亮、柳宗元等人都是吹奏好手,是中國的古老藝術結晶。
作為世界華人文化藝術團指嘯藝術研究會會長、青島市指嘯藝術促進會名譽會長,董方劍從小就喜歡上了這門藝術,“大概在五六歲的時候,我就接觸到了指哨,那時指哨是田間地頭、茶余飯后的一種消遣方式。”董方劍說,“到如今,指哨還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從更深的角度來說,指哨也是一門文化遺產。”
真正愛上指嘯藝術,是董方劍上了高中以后。“那時我是學校籃球比賽的裁判,一次籃球賽時,我的哨子壞了,由于比賽不能停止,就靈機一動,用指哨代替哨子進行吹罰,使得比賽得以順利進行。”董方劍說,就是從那次事件開始,他的指哨引起了老師與同學的關注。在老師的鼓勵下,他開始不滿足于吹奏單純的音節,經過刻苦訓練,漸漸可以吹奏出簡單的歌曲。現如今,董方劍會演奏的“指哨曲庫”除了歌曲,戲曲方面也有所涉獵,豫劇、京劇等都慢慢地填充進他的“指哨曲庫”。
工作之余,董方劍依舊不忘追求他所熱愛的指哨藝術,經常練習與研究。憑借對指哨藝術的執著與熱愛,經過刻苦鍛煉,董方劍的指哨技藝逐漸爐火純青,先后榮獲了“山東口哨音樂節”指哨表演一等獎、“第二屆中國口哨音樂節”優秀演出獎等多個獎項。
2013年,董方劍受邀到美國,參加北卡州路易斯堡市舉行的第40屆世界口哨大會。在這次比賽上,他用指哨演奏的歌曲《天路》,獲得男子成人組指哨流行音樂第一名。
“指哨是一項文化遺產,需要得到傳承。”董方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的努力下,多個小學相繼開設了免費的指哨課,通過專業的知識教授,培養了孩子們的興趣,實現了指哨藝術的弘揚與傳承。如今,退休回到家鄉的董方劍依舊致力于指哨傳承,在教授弟子的同時,他還準備搜集古代流傳下來的關于指哨的文字記載,編撰成比較規范的指哨吹奏理論教材,“這樣也能為指哨的傳承盡一些自己的綿薄之力”。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