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呼吸同感受同夢想,
同愛同在同分享,
用拼搏揮灑每一刻,
為勝利而歡呼,為勇氣而高歌……”
9月23日晚,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現場,來自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湖山鄉黃泥嶺村“躬耕書院音樂筑夢班”的12名孩子,與全場表演者、運動員、志愿者和觀眾一起,唱響杭州亞運會主題歌曲《同愛同在》。
歌聲回蕩夜空、直抵人心。
這一刻,世界聚焦“大蓮花”。
這一刻,浙江西部山區孩子的笑臉,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今晚在開幕式舞臺亮相的12個筑夢班的孩子
在今晚的開幕式上,孩子們還參與演唱了《我愛你中國》《夢想天堂》《美麗亞細亞 好大一個家》等歌曲,這也是“躬耕書院音樂筑夢班”自2013年成立以來,孩子們登上的最大舞臺。
孩子們和其他表演者一起,在亞運會開幕式上演唱。李震宇 攝
孩子們和其他表演者一起,在亞運會開幕式上演唱。梁臻 攝
孩子們親眼見證國旗進場。王堅穎 攝
從今年6月下旬參加杭州亞運會開幕式表演的選拔,到今夜站在“大蓮花”的舞臺上,12個孩子,一起走過了難忘的近100天。
他們,經歷了什么?
整個暑假都投入在緊鑼密鼓的排練中,幾乎天天早出晚歸;在排練間隙,孩子們還要完成作業、溫習功課;正在上初中的葉江南,甚至還抽出半天時間趕回遂昌參加了體育中考……
合唱團最年長的成員黃子雅是一名高二的學生,她告訴記者,盡管在登臺之前已經累計排練上百小時,上臺前仍有些緊張。“但站上舞臺的那一刻,感到無比的自豪,內心充滿了力量。”
十年間,“躬耕書院音樂筑夢班”面向遂昌本地招生,目前已經走出了300多名學員。讓很多人難以相信的是,這群沒有音樂基礎的山區孩子,參加了2019年北京世園會開幕式文藝演出;多次亮相遂昌“湯公音樂節”,與各路音樂“大咖”同臺表演。
筑夢班的孩子在上課。躬耕書院供圖
筑夢班的孩子跟著老師學習樂譜。躬耕書院供圖
筑夢班的孩子在湯公音樂節上用遂昌方言演唱《仙令平昌賦》。躬耕書院供圖
2019年,筑夢班的孩子登上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的舞臺。 躬耕書院供圖
參與亞運會開幕式表演的12名孩子在“大蓮花”外合影。躬耕書院供圖
參與亞運會開幕式表演的12名孩子在“大蓮花”外合影。躬耕書院供圖
為準備亞運會開幕式表演,12名孩子每天都認真排練。躬耕書院供圖
他們,如何走出大山?
2008年起,在杭州開飯店的戴建軍看中了黃泥嶺村的好山、好水、好食材,開始頻繁在杭州和遂昌兩地間往返。2011年,得益于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營商環境,他萌生出創辦原生態耕作基地的想法,取名“躬耕書院”。同年,著名指揮家陳琳、古琴演奏家陳雷激來到黃泥嶺村,他們決定通過純公益的音樂教育,為山里娃開啟音樂夢想的大門。
2013年,躬耕書院音樂筑夢班正式成立,以豐富當地文化、培養選拔音樂人才為目標,邀請熱心公益的一流音樂專業教師及其他名校教師,教山村孩子器樂、聲樂、舞臺藝術等課程。
同一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音樂總監陳其鋼被黃泥嶺村風光吸引,選擇長期隱居躬耕書院。2015年,“陳其鋼音樂工作坊”在這個小山村安家落戶,隨后,全國各地的音樂人紛至沓來。
湖山鄉,收獲了什么?
十年間,音樂成了湖山鄉的一張“金名片”。筑夢班的孩子們在全國多個城市開辦專場音樂會,多次登上市、省、國家級大舞臺。飛躍的“音符”,也帶動了湖山的旅游,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感受鄉村與音樂的碰撞。
更讓孩子們沒想到的是,筑夢班所在地湖山鄉,與亞運會獎牌的名稱“湖山”一模一樣。這種奇妙的緣分,更讓遠在200多公里的湖山百姓沸騰。
家人們歡欣鼓舞。潮新聞記者聯系上其中一個孩子葉宇華的母親孫衛靜,“我是一個打工的人,從沒想過自己的孩子能上電視”,電話里她的聲音難掩激動。孫衛靜說,這幾年,一家人的生活正在越變越好,這讓她感到特別有奔頭。
老師們也很開心。筑夢班老師麥曉琳說,希望每個山村孩子都能在音樂的世界里找到自信。
“這是讓湖山人特別難忘的一天。”湖山鄉鄉長潘俊告訴記者,鄉村永遠充滿希望,只要山村的孩子有機會走向更大的舞臺,他們就能看見更精彩的世界。
亞運開幕夜錢塘江邊歡樂的人群。魏志陽 攝
就在今夜,在美輪美奐的“大蓮花”,躬耕書院音樂筑夢班的孩子也如浙江大地綠水青山間的花朵般,盡情綻放。
就在今夜,世界聽見了湖山的心跳。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