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旺對警察的了解始于一部電視劇。上世紀90年代初《便衣警察》熱播,十歲出頭、喜歡舞槍弄棒的馬永旺產生了對警察的第一印象,“直面壞人,除惡揚善”。
后來他如愿成了一名警察,在基層一干就是21年,如今是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平房派出所副所長。二十余年從警生涯,馬永旺對警察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為一名基層民警,他要面對的大多是“小事”,甚至連報案的當事人也會疑惑,“這么小的事兒你們會管嗎?”
但馬永旺眼中無“小事”,他說,群眾的每一次求助,都是對警察的信任,每一件看似案值小、影響不大的“小案”,背后都可能牽連出“大案”,把“小案”當作“大案”辦,是馬永旺對自己的要求。
“英雄夢掉地上了”
2002年大學畢業后,計算機專業的馬永旺通過考試進入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被分配到東湖派出所。那時他才發現,自己對警察工作的了解太淺顯,他的工作對象大多不是窮兇極惡的犯罪分子,而是轄區的雞毛蒜皮和家長里短。
2004年成為社區民警后,這種感覺尤深,“樓上跑水把樓下淹了,鄰居擾民引起他人不滿了,夫妻吵架動了手……”20多歲的馬永旺一聽這些頭都大了,如今他能笑著回憶當時自己的感受,“英雄夢掉到地上碎成渣,落差太大了。”
但也是成為社區民警以后,馬永旺逐漸理解了自己的職業意義所在,也明白了師父能夠一直在基層干下去的原因。
“小馬來啦。”居民的信任,是他成為社區民警的第一份收獲。馬永旺所在的社區住戶大部分是航空公司飛行員及空乘人員,工作經常在外,家中留下老人、孩子。“有事兒找警察”成了老人們的習慣,不管是家里廁所堵了、水管壞了還是燃氣欠費了,馬永旺總能幫他們聯系上對口的人上門服務。有老人腿腳不便,辦狗證時間到了也給馬永旺打電話“上門服務”。
“這是分內的事兒嗎?按理說也不是。但這能不管嗎?”馬永旺覺得不能。后來,只要進了小區,不管走到哪都能聽見居民們熱情的招呼,“小馬,來啦?”“小馬,忙什么去?”“小馬,上我家坐坐。”
轄區內有名患精神疾病的大姐,照顧她的只有70多歲的老父親,在沒法來探望女兒的時候,老人就讓馬永旺經常上門去看看,缺少什么東西幫著買,有什么事兒幫著辦。馬永旺每周登門三四次,就這么持續了一年。后來,大姐病情加重,他又陪著老人一起將她送醫住院治療。
老人常講,“警察信得過。”這成了馬永旺一直在社區干下去的一大動力。在二十多歲的年紀,就可以讓那么多年長的人信得過,這讓他覺得榮幸。
“掉地上的英雄夢好像也沒那么慘了,讓那么多人需要你,是不是也算英雄呢?”如今回想起來,馬永旺這么說。他知道,服務人民群眾也是基層派出所的一項重要任務。
“這事兒小嗎?”
派出所遇到的都是小事兒,有時候就連當事人也這么認為。
馬永旺曾接到過一位女士的報警,凌晨三點鐘她酒后叫網約車回家,下車后才發現手機落在車上,打過去已關機。馬永旺出警了解情況,隨后讓女士和他回派出所,不料對方大發雷霆。“你們嫌事兒小不打算管了是嗎?”女士懷疑回到所里民警會百般推脫。
“我們得回去調監控呀。” 馬永旺無奈,但他不意外,也沒法苛責對方,畢竟誰丟了東西都著急。在派出所,馬永旺通過監控查找車輛,又聯系網約車平臺找到司機信息。電話打過去,司機支支吾吾,但最終承認車上有一部手機,并在當天將手機送回到了女士下車的地方。
“按道理說這不屬于我們職責范疇,手機是她自己遺失的而不是對方偷盜搶,但看著她著急,怎會不幫著找?”馬永旺說,事情發生幾天后,女士拿著錦旗到派出所致謝,為自己當晚酒后的話道歉。馬永旺那時才知道,她真正著急的并不是丟手機,而是手機殼里面塞著的十分重要的證件。
如此的情況很多,民警哪怕只是抓住線頭似的一點線索,也要努力幫忙。
在朝陽公安分局東湖派出所工作了10年后,馬永旺又到了朝陽公安分局麥子店派出所,轄區藍色港灣、朝陽公園每逢節假日人流量巨大,遺失物品、孩子走失、購物糾紛的警情也隨之上升。
孩子走失總會讓民警們的神經高度緊繃,地方大、路線雜、游客多、家長急,他們接警后第一時間響應,一邊安撫家長情緒,一邊啟動所有感官拉網尋找。有一次,一名五歲的孩子在走失了一個多小時后被找到,焦急的母親一邊抱著孩子痛哭,一邊語無倫次地向民警說著感謝的話。馬永旺覺得每句話都很沉,一個家庭的囑托,他沒理由辜負。
“小題”要“大做”
“服務群眾無小事。”在馬永旺眼里,案子從來不分大小。
2022年,馬永旺調到朝陽公安分局平房派出所任打擊隊隊長,開始專門從事案件打擊工作。如它的名字一樣,平房轄區平房多,胡同多,流動人員多,至今還有正在拆遷的村子,監控設備欠完善,偷盜警情偏多。
今年年初,平房派出所連續接到多起電動自行車、電瓶被盜警情,抓住盜竊嫌疑人后,馬永旺發現這些車和電瓶都被一個固定“買家”收走,而這一“買家”會將這些贓物電池按照品相分類,品質好的作為二手貨出售,品質不好的送到回收電瓶的環保公司,一個完整的盜竊、收贓、銷贓鏈條呈現在眼前。
摸清情況后,在朝陽分局刑偵支隊的牽動下,馬永旺帶著民警在一個月內將這個團伙一網打盡,轄區盜竊電動自行車和電瓶的警情斷崖式下降。
馬永旺說,被盜的事主大多是外賣小哥、外來務工人員。電瓶被盜確實算不上驚天動地的大案,但這可能關系到一個外賣員好幾個星期的生活費,“這丟的不是車,而是他的飯碗。”馬永旺記得,該案偵破后,在被盜物品返還現場,有外賣員握著他的手再三感謝,“沒想到一塊電瓶還能被找回來。”
“小題”要“大做”,這是在派出所工作了21年的馬永旺總結出的經驗,也是他作為平房派出所副所長、打擊隊隊長對于民警們的工作要求。他總會和派出所里新來的年輕人講,落在基層的“英雄夢”其實更近、更真實。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