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屆政府4年前依據所謂“301調查”結果,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兩項行動,將分別于今年7月6日和8月23日到期。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日前宣布,該辦公室已啟動對相關行動的法定復審程序。美國總統拜登近日公開表示,美國政府正在討論是否取消上屆政府對華加征的關稅。負責國際經濟事務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辛格、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等多位政府高官也作出了類似表態。
“雷聲”過后下不下“雨”、下什么“雨”,尚未可知,不妨先看看美國國內情況:眼下,美國通脹問題已是火燒眉毛。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該國CPI同比漲幅連續6個月高于6%,3月份CPI同比上漲8.5%,漲幅刷新40多年來峰值。美聯儲雖已連續上調利率水平,但加息政策空間有限,顯現力不從心之態。而取消加征關稅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進口成本、增加產品供給,是緩解通脹壓力的政策工具之一。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日前發布政策簡報指出,如果取消上屆政府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的關稅、以“國家安全”為名加征的鋼鐵關稅等,可以降低美國CPI約1.3個百分點。在此情況下,美國政府確實需要重新思考對華關稅措施。
美國的企業和民眾“苦關稅久矣”。相關數據顯示,自關稅生效以來,美國對華加征的關稅使美國公司損失超過1.7萬億美元、美國家庭每年戶均開支增加1300美元。在美國單方面發動對華貿易戰的前3年,即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美國每年對華出口都低于2017年的水平,這期間美國丟失了超過24萬個工作崗位。美媒援引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報告稱,美方承擔了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超90%的成本,其中,“大部分關稅成本已經轉移給美國進口商”。美國政府對華揮舞關稅“大棒”,也砸疼了自己人。
目前,美國國內要求取消對華加征關稅的呼聲此起彼伏。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布聲明稱,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是對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征收的不必要稅收,取消加征關稅將降低消費品價格,節省家庭開支?!都~約時報》此前刊登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的文章,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此前對中國采取的貿易政策是一次徹底的失敗,關稅對美國造成的傷害更大”。這些聲音,美國政府應該能聽得到。
經貿政策在美國早已被高度政治化。盡管美國政府在取消對華加征關稅問題上放出“口風”,言語之間卻仍是傲慢。在政府尚未拿出任何實際行動的情況下,一些美國政客卻要求中國“對等取消”對美加征關稅,還有部分政客宣稱可考慮取消對所謂“非戰略性商品”加征關稅,但“具有戰略意義的商品”則不在考慮范圍內。顯然,他們試圖繼續將關稅作為政治籌碼向中國施壓,并在關鍵領域延續對華“卡脖子”,謀求對華“斷供”“脫鉤”,打壓遏制中國發展。
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貿易戰、關稅戰從無贏家。美國單邊加征關稅措施對中國、美國、世界都沒好處。人們期待美國切實拿出誠意和行動,推動中美經貿關系早日回到正常軌道。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說:美國是時候重新考慮并盡早取消對華加征的關稅了。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