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人物網10月8日成都電 “叮……”8日,成都錦江區職工王女士的手機上彈出一條微信推送,是來自“錦江群團”微信公眾號有關垃圾分類宣傳進企業活動的風采回顧,豐富多彩的活動現場圖片再次激發了王女士垃圾分類的熱情。
“總工會緊扣‘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錦江方案,扎實落實錦江區垃圾分類工作部署,創新工作方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引導職工群眾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共同營造環境優美生活空間。”據錦江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錦江群團”微信公眾號開展線上活動,激發職工自覺參與垃圾分類行動便是其中一項創新做法。
今年3月1日,《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全面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清掃、收集、轉運和處理。錦江區總工會積極助力,三管齊下,著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行動,為“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里的幸福成都”增光添彩。
建立機制,保障行動有效落實
錦江區總工會聯合區綜合執法局等職能部門,共同開展“垃圾分類宣傳進企業、進樓宇、進社區”品牌行動,推進部門協作,統籌群團力量,增進優勢互補,發揮強大凝聚力,展示和合之美,讓生活垃圾分類深入人心。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系列宣傳活動暨2021年垃圾分類宣傳進企業、進樓宇、進社區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其中,在錦華萬達廣場舉辦的“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系列宣傳活動暨2021年垃圾分類宣傳進企業、進樓宇、進社區活動啟動儀式吸引了500余名職工群眾參與,現場公布10家“垃圾分類行動承諾單位”并為其頒發證書,多家媒體深度報道活動,產生較大社會影響。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系列宣傳活動暨2021年垃圾分類宣傳進企業、進樓宇、進社區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此外,錦江區總工會、街道工會、職工群眾三級聯動,壓實行動鏈。錦江區總工會負責政策指引、工作協調、督促檢查,街道工會對接聯絡開展宣傳講座、知識普及,企業工會因地制宜細化行動方案、具體實施,職工群眾自愿參與分類投放、示范帶動,共同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活動宣傳。
為積極發揮社區工會、社會組織、在地企業的優勢,整合資源,搭建平臺,組建垃圾分類行動聯盟,加強垃圾分類行動推進力度。錦江區總工會聯合四川省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協會、成都市勞動領域社會組織聯合會、錦江區社會組織發展基金會等行動單位構建支持網絡,共同推進垃圾分類行動,初步構建“工會主動牽頭,社會力量大力支持,所在社區積極配合,轄區企業積極響應,職工群眾熱情參與”的工作格局。
創新做法,寓教于樂深入人心
為讓垃圾分類理念真正入腦入心,錦江區總工會通過創新宣傳手段、活動形式、服務載體為垃圾分類宣傳增添“活力”。
“我們依托‘錦江群團’微信公眾號,開發定制活動專屬微信小程序,面向全區職工群眾開展‘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線上打卡積贊活動,評選垃圾分類能手。”錦江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線上活動的開展,打破時間和地域限制,讓垃圾分類宣傳充分覆蓋不同年齡段、不同行業領域職工群眾,擴大宣傳范圍,增加宣傳影響力。
“巧手扎染·環保同行”活動現場
根據職工需求,錦江區總工會還以職工喜聞樂見的形式,開設“知識小講堂”、“環保袋袋相傳”、“友好環境·同繪藍天”、“手工作坊”、“巧手扎染·環保同行”五大活動版塊,通過企業微信工作平臺,提前將活動信息推送給職工,職工按喜好點單、預約活動。“將垃圾分類知識通過互動活動進行普及,寓教于樂、生動有趣,可以引導職工用實際行動開展垃圾分類活動。”錦江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說道。
此外,錦江區總工會創新服務載體,有效擴大職工群眾參與面。直接深入企業職工,開展垃圾分類進企業、進樓宇、進社區宣講,變單一覆蓋職工會員為全面覆蓋職工群眾,擴大群眾參與面。針對職工生產生活特點,錦江區總工會將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拓展延伸到職工親子互動活動、職工暑期托管班、企業團建活動等,使職工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加深對生活垃圾分類政策、方式的了解,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垃圾分類理念、自覺養成垃圾分類行動習慣。
深耕細作,扎實普及分類知識
在垃圾分類宣傳廣、覆蓋寬的前提下,錦江區總工會扎實普及分類知識,宣講活動精選日常垃圾分類知識,做到宣講知識易學易懂能使用。宣講員帶著垃圾分類知識下沉到建筑工地、學前機構、醫療機構、金融領域、銀行企業、百貨商超、物業公司、社區、餐飲企業等一線,走近基層職工。截至9月底,已開展活動100場次,活動簽到人數4423人,回收滿意度測評表3595份,平均滿意度99.3%。
垃圾分類宣傳進企業活動現場
“錦江區總工會創新工會參與城鄉社區治理的方式方法,以垃圾分類宣講行動為依托,結合工會優勢和職工、群眾需要,主動服務、有效服務、精致服務,在促進職工群眾衛生習慣養成、提升錦江城市環境品質、增強蓉城生態文明建設實力、助力成都市基層社區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推進資源回收利用、打造治理新格局等方面展現了良好的創新力、行動力、號召力。”錦江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錦江區總工會將按照錦江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部署,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推廣、知識普及,促進職工群眾生活觀念改善,生活習慣改變,分類行動落實,持續擦亮“來成都到錦江,推門就是美好生活”的靚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