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021第四屆非遺品牌大會(廣州)”在廣州塔拉開帷幕,大會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王晨陽、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局長劉瑜梅分別發表大會致辭,多位嘉賓、專家及傳承人共同啟動2021非遺品牌大會。
2021第四屆非遺品牌大會在廣州塔舉行
本屆非遺品牌大會以“非遺品牌力”為主題,圍繞嶺南文化基因,發揮粵港澳地域相近、文脈相親的優勢,積極探索灣區非遺數字經濟發展潛力,從“新青年、新生活、新業態、新傳播”的角度,集中展示本年度非遺品牌活力。
王晨陽司長在線上致辭中提出:希望非遺品牌大會能成為全國非遺品牌共謀發展、共享經驗的平臺,以及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工藝高質量發展的窗口。
劉瑜梅局長指出,“非遺品牌大會”在今年寫入了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將助力“人文灣區”的建設與發展,延續非遺品牌大會在培育市場平臺方面的作用,不斷提升品牌凝聚力和核心價值力。
根據國家和廣東省、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要求和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本屆大會控制了線下活動的規模,邀請媒體對活動進行同步直播;同時聯合抖音平臺,以“線上引流、線下互動、全民關注”的方式,在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的前提下,讓更多人看到非遺新色彩。
非遺跨界融合新意紛呈
在開幕式表演中,廣州今年新晉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嶺南春節民俗“行花街”結合“說唱”藝術,充分展示了“傳統非遺+流行文化”的創新融合。
廣繡新潮設計師譚展鵬、譚靖榆和釘金繡裙褂創新者唐志茹帶來的“非遺時尚品牌秀”,讓觀眾看見“把傳統融入時尚,以技藝詮釋生命”的非遺之美。
設計師譚展鵬的廣繡服飾作品
90后設計師譚靖榆的廣繡服飾作品
設計師唐志茹的釘金繡裙褂作品
各界人士齊聚共話非遺
活動邀請了國內非遺領域專家、粵港澳三地知名學者、非遺傳承人、非遺品牌代表、互聯網企業高層等業界大咖齊聚一堂。
在主旨發言中,中國“十大武術名師”之一、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陳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陳正雷,發表了關于“太極拳品牌的國際傳播”的主題報告。陳李濟傳統中藥文化、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代表李錦云分享了“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品牌之路”;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沈時進則根據當下文旅融合場景的打造暢談了“科技賦能,文旅融合——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建設的創新思考”。
陳氏太極拳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正雷發言
陳李濟傳統中藥文化、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代表李錦云發言
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沈時進發言
針對“非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認同”“傳統飲食技藝的品牌保護與傳播”和“時尚與科技助力非遺傳播”的熱門議題,各界大咖開展了三場主題論壇。
活動特別邀請了來自香港、澳門等地的粵港澳三地知名專家,以線上方式,與在場的專家各抒己見,從不同的角度探討全球視野下大灣區傳統文化的發展和融合認同,以及如何創造粵港澳共榮的非遺新生態等話題。精彩的分享不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引人深思。兩位致力于傳統文化傳播的新媒體主播則分享了關于“非遺+直播”的經驗與精彩觀點。
第一場論壇聚焦“非遺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認同”
第二場論壇聚焦“傳統飲食技藝的品牌保護與傳播”
第三場論壇聚焦“時尚與科技助力非遺傳播”
首次發布嶺南非遺大數據
活動發布《2021巨量引擎嶺南篇非遺數據報告》,總結了數字化驅動下,非遺展示與傳播的新趨勢。如截至2021年11月,嶺南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在抖音的覆蓋率達到73%,嶺南地區非遺創作者視頻播放量達到114億以上。數字化為嶺南非遺內容傳播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徑,非遺創作者更通過直播連接文化與消費主體,大大提升了非遺傳承的活力。
大會發布嶺南非遺數據報告
多點開花助力品牌大會
在廣州塔一樓,大會配套舉辦的“珠水孕新生”非遺品牌展覽以當下最熱門的沉浸互動形式、豐富多彩的非遺精品吸引了眾多眼球,現場還邀請了多位抖音達人進行參觀體驗。
觀眾體驗互動裝置
此外,本次活動還打造了4個非遺“國潮”打卡點,分別是:永慶坊、“潮墟C·Party”創意市集、嶺南印象園和廣州翼·空港文旅小鎮,融合各場地的文旅特色,以互動形式,引導更多年輕人進行現場體驗和打卡,從而助力非遺的線上傳播。
嶺南印象園打卡點
通過這次非遺品牌大會,粵港澳大灣區對創新非遺數字經濟發展進行了有益探索,實現了粵港澳三地非遺商業資源的深入對接,集中分享了本年度非遺在市場化、國際化、品牌化、數字化等方面的突出亮點,將更好地帶領人文灣區,乃至中國非遺品牌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