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下,智慧教育如何為教育教學賦能增效,備受人們關注。近日,科大訊飛副總裁章繼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科大訊飛始終面向國家重大教育命題,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場景的深度融合應用,助力“雙減”和“新課改”落地。
以過程化數據支撐教育改革,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
章繼東:自2004年涉足教育領域以來,科大訊飛就一直以過程化數據支撐教育改革,持續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深度融合。針對智慧教育場景,我們堅持因材施教,目前提供了覆蓋學校教學、教師發展、智慧考試、素質教育、自主學習等領域的教育全場景產品及服務體系,目前訊飛智慧教育產品已在全國五萬余所學校深度應用,服務過億師生。
科大訊飛始終面向國家重大教育命題,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場景的深度融合應用,助力“雙減”和“新課改”落地,真正為廣大師生“減負增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一方面,希望通過教育信息化方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全面減壓中小學作業量和考試壓力。
以英語學科為例,我們發現K12階段英語學習不僅僅是查詞和翻譯,還需要圍繞不同年齡和學段在英語學習中的不同需求,提供針對性功能。3至10歲孩子生理、心理、思維等方面都有非常明顯的童心童趣特征。英語學習的任務就是入門,所以降低進入門檻、提升興趣、增強信心、培養習慣很重要。到了10歲以上,從形象思維轉向抽象思維,學英語目標是實現深度學習和學以致用,能很好的完成考試測驗等學習任務。
所以針對這兩個學齡段,我們主張:讓低齡階段學英語更輕松,更有樂趣;幫助10歲以上孩子很好的應對學習數量和深度增加、場景多樣化、碎片化學習等特征,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這一點在我們剛發布的訊飛AI翻譯筆P20系列中實現了很好應用。
從被動式的知識學習,轉向核心素養的培育和發展
章繼東:“雙減”和“新課改”之后,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以及家長怎么參與?這都將是我們要面臨的問題。
結合新的教育政策要求,我認為可以分兩方面看待:一是堅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不變,我們要從被動式的知識學習,轉向核心素養的培育和發展,讓知識在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過來,在綜合運用中走向素養發展。
二是聚焦育人方式的變革,以前是“有什么,教什么”現在是“適合學什么才教什么”,在孩子們對應的不同學齡階段推行個性化學習、呵護興趣、發現潛能,培育優勢并提供支撐,最終實現五育并舉的良性發展。
根據不同年齡段學齡段的學生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摸清他們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的在何處,從而找對學習路徑形成學習學習方法,這是目前家校共同亟待解決的需求問題。
“技術頂天,應用立地”這是科大訊飛一直秉承的理念,所有技術的價值最終都會體現在產品上,我們強調技術的進步,也更關注技術突破后,產品給用戶帶來的體驗提升。用人工智能解決人類真正剛需,這是科大訊飛不變的“基因”,也是最核心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