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四中的學生們在進行足球比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眼下,2022卡塔爾世界杯激戰正酣。隨著這場“諸神黃昏之戰”不斷升溫,四川成都天府四中的“足球熱”也像被添了一把火。
“今年世界杯,有我們中國的裁判馬寧”“C羅的‘上帝之發’太神奇了”,教室外的走廊,充斥著賽事相關的熱議;綠茵場上,伴隨著“學生小將”一次次精彩的閃躲、射門,觀賽學生不時爆發出陣陣歡呼。
一位八年級的小球迷,激動地向同伴分享著自己的“球星夢”:“我最喜歡的運動就是足球,希望有一天能夠像梅西一樣站在世界杯的賽場上。”
望著這一幕幕,天府四中校長張顯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作為四川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成都市特級教師,他談道:“體育,對于育人具有重要價值,也能讓學生們擁有‘健康的身、聰明的腦、溫暖的心’。”
“體育,是很好的生命教育”
今年3月,張顯國在四川省體教融合游泳項目“二三四五”線后備人才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的發言,讓人至今記憶猶新。他說:“推進天府四中體教融合縱深發展,讓學生在運動中強健身心,錘煉人格,感受快樂,充滿活力,才能真正讓每個生命自由生長。”
“為了生命的自由生長”這一育人目標,早在二十二年前,張顯國步入教育行業之初就已萌芽。
2000年,剛從西華師范大學(前身為四川師范學院)畢業的張顯國來到成都石室中學擔任心理教師。第一堂課講些什么?張顯國選擇了“生命教育”。
彼時,張顯國的“生命教育”課,主要是引導學生直面死亡,讓其對一生的狀態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后來,隨著張顯國走上德育處副主任、校長助理崗位,其所倡導的“生命教育”理念,孕育出了“活著、活好、活出價值”的“三維生命教育觀”。
時光荏苒。39歲那年,帶著這一教育觀,張顯國來到天府新區,出任天府四中校長,執掌天府第四中學教育集團。
而近年來,隨著國家體育教學改革事業的不斷推進,上述教育觀的內涵也愈發寬廣。
張顯國逐漸意識到,教育源于生命,循于生命,達于生命。而體育,無疑是很好的生命教育,“長期以來,很多學校把體育定位為‘身體教育’,忽視了體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我們認為,體育不僅是‘身體教育’,更是生命教育。”
在張顯國看來,體育能夠強化生存技能,塑造強健體魄,磨練精神與意志,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
如今,在天府四中,每天一節體育課已是常態。
從特色體育大課間到體育鍛煉一小時,從開設擊劍、武術、棒球、籃球、排球等40余項體育課程,再到大力發展游泳課程,推進游泳項目特色發展......場館內、球場上、碧水池中,一個個青春活潑的生命,在追逐中成長。
讓學校的體教融合之路走得更廣
天府四中游泳場館,也是四川游泳項目體教融合“三四五線”后備人才戰略共建基地(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外劃、內劃、前伸、收腿、翻腳、蹬水,小選手們以矯健的身姿在碧波中前進。
這是天府四中首屆“卓越杯”游泳比賽的現場。“從今年開始,我們以‘卓越杯’單項體育賽事為輻射,陸續開展了游泳、足球、排球、籃球等專項賽事,做到了全年賽事全覆蓋。”張顯國介紹道。
“卓越杯”品牌賽事的創建,只是該校打造立體化體育競賽平臺的其中一環。
張顯國回憶,自2018年建校以來,作為體育競賽平臺的主陣地,天府四中每學年的體育節以“一節多賽、點線結合”的形式,呈現出多元體育文化的魅力,也在全校營造起“生生參與、師生共健”的運動氛圍。
如果說,濃厚的運動氛圍,是學生們熱愛體育、享受體育的基礎。那么,一批批“明星教練”的加入,則讓他們更加真切地觸摸到了自己的未來。
為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自2021年伊始,四川天府新區在全國首創“體育教師共享中心”,首批吸納148名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優秀退役運動員和體育教師入駐。
受益于共享中心強大的師資力量,天府四中STEAM教育學院的發展也步入了快車道。“我們聘請蔣文文、蔣婷婷、邱貽可、廖婧梅、朱思遠、張曉雅等各項目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為運動導師,開發冠軍導師課程,讓學生在與體育明星‘零距離’的接觸中,感受冠軍的那股頑強精神。”張顯國談道。
與此同時,天府四中還以學校STEAM教育學院為平臺,打造STEAM教育學院專項運動隊,成立游泳、棒球、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武術等運動隊伍,構建訓練—競賽—反饋機制,開發專項化訓練體系,打造起冠軍“蓄水池”。
實踐課程全面“開花”,理論研究的腳步也未落下。“這些年,我們還深度參與了省級課題《基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提升的區域初中“3+2+2”模式的研究》,自主申報區級教育綜改課題《基于“3+2+2”的體育課程大單元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研究》,以體育科研帶動學校體育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發展。”張顯國補充道。
乘著天府新區教育改革的東風,插上師資共享、科研引領的翅膀,天府四中的體教融合之路愈發寬廣。
“在不斷的進步中感受成長和生命的意義”
2021年“愛成都·迎大運”四川天府新區第七屆“天府杯”中小學比賽上,來自天府四中的28名游泳健兒斬獲12金10銀8銅。其獎牌總數在彼時一眾參賽學校中,位列第一。
談起學生取得的佳績,張顯國頗為自豪。短短四年時間,該校的運動健兒們就已斬獲國家、省、市、區級體育競賽一等獎60余項,籃球、田徑、羽毛球、武術等代表隊也在各大賽事嶄露頭角。
“當孩子們走出教室,在不同的競技體育中體會競爭、合作,在千變萬化的賽場上感受成功、失敗,才能在不斷的進步中感受成長和生命的意義。”張顯國談道。
張顯國和學生們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今年10月,黨的二十大召開。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讓張顯國信心倍增。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在新時代更應回歸教育本真。重視體育對于育人的重要價值,要將體育與教育有機融合,營造‘體教融合’的育人場域,著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張顯國堅定地說。
運動少年,腳下生風。追夢赤子,心中有光。
四年前,學生李銳(化名)來到天府四中。一場籃球聯賽,讓他意外找到了自己的熱愛。在自律、拼搏、團結的體育精神的感染下,今年中考,李銳拿下體育考試滿分,文化成績也位列年級第一。
今年10月,學生林照(化名)在成都市青少年游泳錦標賽斬獲50米蝶泳金牌,并帶領接力隊包攬了4X100米自由泳、4X100米混合泳兩個團體冠軍,被授予“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游泳并沒有耽誤我的學習。相反,它們相輔相成,攜手共進”,林照說,游泳讓他找準了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不斷超越自己。
當前,在濃厚的體教融合氛圍之下,天府四中學子們的身上洋溢著蓬勃朝氣,他們也盡情享受著因體育而帶來的成長樂趣。
發揚體育精神,讓生命自由生長,張顯國多年踐行的生命教育理念,宛如一道清泉,滋養豐盈著天府四中的莘莘學子,開出向陽之花。(李佩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