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成都,東安湖。
一年一度最幸福的盛典,在“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里的幸福成都”拉開序幕。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在這里從不同維度綻放呈現。
▲ 圖據 劉婷
作為成都市的主城區之一,雙流,再一次閃亮登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
這是雙流連續4年獲評此殊榮,這亦是對雙流這座城市的肯定與褒獎。
對此榮光,我們不禁要問:何以雙流?
在成都雙流的街頭走一走,目之所及,便是答案。
雙流,已然將這座城市的“幸福答卷”寫在了4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 圖據 瞿峰
(一)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個有生命的肌體,那么,道路就是這座城市的血管。
成雙大道,是雙流到成都主城區的主干道之一。
曾幾何時,這里是一片雜亂景象:道路標線不清,車輛行駛混亂,道路兩側破舊廠房林立、雜草灌木叢生……一度讓高端大氣有顏值的“空港云”這座建筑鶴立雞群,顯得格格不入。
▲ 圖據 屠者
而今,再到成雙大道上走一走,看一看,往昔那種雜亂無章的景象已然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有序、寬敞、整潔和美麗:車道變寬了,道路兩側也隨著公園綠道的建設,微景觀、綠植、鮮花成為市民散步、慢行的好去處。
從雜亂到美麗,成雙大道的蝶變,讓市民紛紛點贊。
市民說,成雙大道現在變成了雙流最美的道路。
無獨有偶。在距離成雙大道不遠的接待寺,這里因為聚集了奧特萊斯、太平園家居城以及作為成都繞城高速重要交通節點,人流、車流匯聚,導致這一區域雜亂不堪。
長期以來,特別是早高峰的時候,這里是市民吐槽最多的地方之一,不僅周邊環境臟亂差,更多的是交通混亂導致的擁堵。一些市民曾在網上調侃:接待寺的亂,不僅在觀瞻,更在于鬧心。
一年來,雙流借助大運會契機,加大接待寺片區的整治提升,接待寺節點實現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雙流的城市門戶形象一下子立了起來。
······
環港路、航鷹路、迎賓大道、劍南大道······
實際上,到雙流的城市街頭走一走,看一看,除了道路,一些城市的節點都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而這,得益于雙流的“城市品質提升”。
“城不像城,鄉不像鄉,似城非城,似鄉非鄉······”一些市民的評價,讓雙流如鯁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針氈。多年以來,雙流區憑借著厚重的工業基礎疊加空港的區位優勢,城市綜合實力一直位于四川省前列。2022年,城鎮化率增長到77.8%,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31億元,經濟發展了,但是城市的品質卻一直落后于成都市主城區和后發崛起的天府新區、高新區。
▲ 圖據 劉婷
城市品質提升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項系統工程。
雙流區深刻認識到,在發展環境不斷演變的當下,城市品質提升,要義就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穿新鞋走新路”。
“新時期,雙流城市未來想要成為什么樣子,戰略的錨定和相應的路徑確定很關鍵。”城市空間功能規劃專家劉寅表示,雙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將城市品質提升作為一個突破口,這契合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雙流區把2023年確定為“城市品質提升年”,首要提出的是準確把握“品質”二字的內涵:城市品質不僅要有完善的硬件支撐、完備的功能配套,還要有協調的城市界面、清新的城市形態;不僅要有堅實的產業基礎、活躍的創業氛圍,還要有濃厚的人文素養、幸福的生活圖景。
(二)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據統計,雙流區常住人口達150萬,單從人口數量來說,已躋身大城市的標準。
作為成都超大城市下的主城區之一,常住人口的增長,一方面提速了城市化進程,另一方面,也對政府在城市管理治理、公共服務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數據分析,在市民諸多訴求事項中,教育、醫療、住房、就業、社會保障、養老等關注度占比最高。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9月,九江新城小學、新城初中正式投用。美麗的校園、現代化的教學設施讓家長和孩子們都贊不絕口。
在雙流,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雙流區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構建“全鏈條”高質量教育體系,近年來全區教育經費總投入近80億元,年均增幅達14%。近3年累計建成中小學幼兒園27所、增加學位21960座,成功創建全國首個普及普惠發展區,連續11年獲評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優秀。
人人健康,人人幸福,是新時代的呼喚,也是百姓的期盼。
今年7月,市民安先生因為生病住進了四川大學華西空港醫院,手術由四川華西醫院醫生主刀完成。
“以前,想掛個華西的號都難,現在在家門口看病,就可以享受到華西的優質資源,這對我們市民來說,是最滿意的。”安先生說。
事實上,雙流區堅持把守護百姓健康作為工作重點,全面推進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率先在全省實現區級醫院“三甲”全覆蓋、基層醫療機構“全國優質服務基層行”達標全覆蓋,每千人床位數4.58張、千人口衛技人員數6.92人,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第二醫院等合作辦醫,大大提升了全區的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
雙流的民生幸福圖景不僅僅體現在教育、醫療上,就業、養老、扶弱等也碩果累累。
▲ 圖據 屠者
高質量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擴大優質服務供給,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老年人的生活也有詩意和遠方。
對于困難群眾,雙流則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兜牢民生保障的底線。
……
一個幸福城市,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愛與關懷、和諧與美好的地方。
(三)
幸福的城市,一定是經濟繁榮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
秉承“敢為人先,勇爭一流”城市精神的雙流,始終高擎工業強區的大旗,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幸福城市的外延很廣,不僅僅是市民的感受和體驗,更重要的還有政府供給,政府在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方面投入得越多,市民的獲得感就會越多,幸福感就會更強,而這,需要良好的經濟基礎作為支撐。”省委黨??蒲刑幪庨L楊志遠說。
▲ 圖據 劉偉
隨著天府國際機場的投運,“一市兩場”背景下的雙流,曾一度成為社會各界議論的焦點,特別是T1航站樓裝修,大部分航線轉場天府機場,雙流的航空業被認為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實則不然。
在“兩場一體”大背景下,航班的減少,也為雙流區騰出了豐富的航班時刻資源和空域空間。
雙流區將“國際航空門戶樞紐”作為城市核心功能,重點推動航空經濟由“以航空運營為主”向“航空先進制造業、航空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發展”轉變。
同時,按照“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思路,雙流圍繞打造生產、生活、生態有機統一的“空港城”,確定了“一港三區”的環港經濟區整體布局。“一港三區”是雙流區打破機場與城市的空間格局和視野局限,緊緊圍繞空港,謀劃機場二跑道西側的國際空港經濟區、一跑道東側的港前服務區、一跑道西側的國際空港商務區。
▲ 圖據 劉婷
雙流的目標是,將成都國際空港經濟區打造為全球航空經濟發展引領區、國家航空產業發展新極核、高端航空制造業和現代航空服務業融合發展典范。
在“一港三區”的版圖上,已聚集了空客、中國商飛、四川國際、川航維修、順豐、澳康達、奧特萊斯等一大批行業領軍企業。
產業發展的脈動不僅僅在航空領域,先進制造業同樣活力迸發。
在西航港經濟開發區內,通威太陽能、中建材光電、歐派家居、中寰流體、盛幫密封、川開電器等一大批頭部企業引領著行業的發展,也匯聚成助力雙流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勁動能。
不僅如此,雙流還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持續加大與四川大學等6所高校和中國核動力研究院等13所科研院所聯動,以1億元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為牽引,以電子信息概念驗證中心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初一公里”,以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中心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探索“企業出題、高校院所與企業聯合攻關解題、成果與資源雙方共享”的開放合作模式,助力全區高質量發展。
今年前三季度,雙流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65.2億元,增長6.7%。在賽迪顧問發布的“2023賽迪百強區”榜單中,雙流區的排名再次躍升,位列第26位。
(四)
2023年的端午節,對于古鎮黃龍溪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中斷了23年的黃龍溪龍舟賽按下重啟鍵。
錦江黃龍溪斷面上再現龍舟競渡的盛景。
因為污染,2000年以后,黃龍溪就再沒舉辦過龍舟賽。
為了一江清水長流,成都市對錦江開展了一系列整治行動。通過努力,2020年,黃龍溪斷面水質改善為Ⅲ類并持續至今。
▲ 圖據 劉婷
“水清了,環境變好了,來黃龍溪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曾經,黃龍溪大河村邱水元最歡樂的童年記憶錦江賽龍舟,抓鴨子、吃鴨子又回來了。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引領下,雙流城鄉融合發展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幸福的畫卷伸展在雙流城鄉的各個角落。
▲ 圖據 劉偉
住進好房子,過上好日子,是雙流城鄉居民的愿望,這些愿望正在雙流的城鄉之間茁壯生長。
通過美麗新村建設,黃水鎮云華社區的居民住進了別墅一樣的新房,依托空港花田和周邊企業,這里的居民不僅解決了就業問題,社區還發展起了旅游、休閑等各種產業。
“來了都是云華人”成為了云華社區吸引各類市場主體的口號。
“城鄉融合發展,光靠社區的力量不行,必須要有市場主體參與。”云華社區黨委書記黃忠說,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他們為了把云華打造的更好,還通過盤活資源來吸引市場主體作為鄉村振興的合伙人。
沿環港路兩側,一些富有格調的消費場景正在加快建設,未來,這里或將成為一道引領新消費的風景線。
心中有夢,前行有力。
在彭鎮,以百年老茶館出名的老街已然煥發了新的生機,一些嶄新的消費場景應運而生,吸引著南來北往的客人駐足。
在黃水吃街,小微綠地的打造、街頭鋪面的提檔升級,城市的煙火氣在這里氤氳彌漫。
在彭鎮鰱魚社區,退林還田的農田里,麥苗青綠,和著泥土的芬芳,昭示著來年豐收的愿景。
……
在成都雙流的街頭走一走,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幸福,就在這里。
舉報郵箱:jubao@people.cn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263
由《環球人物》雜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辦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權所有:環球人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