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3日,捷克進行全國哀悼,以悼念21日發生在首都布拉格的查理大學槍擊事件中的遇難者。“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槍擊事件”,路透社22日以此為題報道稱,根據捷克警方的說法,槍擊事件目前已造成14人死亡、25人受傷,其中多人傷勢嚴重,死亡人數可能還會上升。
據美聯社報道,捷克警察總署署長馮德拉謝克表示,槍手是一名24歲的查理大學在讀學生,已身亡。馮德拉謝克說,警方相信槍手于21日早些時候在位于布拉格郊區霍斯托溫鎮的家中殺害了自己的父親,并在前往布拉格市區時說“想自殺”。21日晚些時候,馮德拉謝克還表示,根據對槍手住宅的搜查,槍手還涉嫌于12月15日在布拉格殺害了一名男子及其兩個月大的女兒。
捷克媒體Expats 22日援引一名目擊者的話稱,21日下午,他看到很多學生和工作人員尖叫著跑出查理大學文學院大樓,隨后大量警車和救護車抵達現場,對大樓進行了封鎖。一名學生表示,當時他們正在開研討會,突然聽到了槍聲,大家便著急忙慌地找地方躲藏,“我們把自己鎖在柜子里,砰砰的槍聲好像就在不遠處”。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顯示,驚慌失措的學生試圖通過跳窗、爬到樓頂來躲避槍擊。
事件發生后,捷克警方敦促布拉格市民“遠離案發地區,盡量待在室內”。另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捷克警方表示,在槍擊事件發生前,警方就已經開始搜尋這名可能的襲擊者。根據得到的情報,警方首先搜查了槍手本應在那里參加講座的大樓,但他當時去了附近的另一棟建筑,警方沒有及時找到他。馮德拉謝克說,槍手21日攜帶槍支和大量子彈入校,他的駭人行徑“經過仔細籌謀”,“如果不是警方迅速介入,遇害人數可能更多”。
捷克警方將該槍手稱作“大衛·K”,馮德拉謝克說,槍手作案是“受到國外類似可怕事件的啟發”,但并未說明具體事件。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捷克當局正在調查社交媒體上一個以“大衛·科扎克(Kozak)”為名的、用俄語發布了充滿暴力、臟話信息的賬號是否與本次案件的槍手有關。《紐約時報》稱,沒有證據證明槍手和該賬號所有者是同一個人,因為“一個捷克中部小村莊里土生土長的捷克人怎么可能精通俄羅斯年輕人使用的流行俚語”。
捷克警方沒有提供有關受害者的細節,也沒有透露槍擊事件的可能動機。捷克內務部長拉庫尚表示,目前尚無跡象表明該事件與極端主義有關。
槍擊事件發生后,查理大學21日晚發表聲明說,將立即加強校園安保措施。捷克總統彼得·帕維爾提前結束了對法國的訪問,總理彼得·菲亞拉也取消了在捷克東部的工作安排,第一時間趕回布拉格。帕維爾表示,對“這么多年輕人無辜失去生命感到極大悲痛及憤怒”,并就這起“捷克共和國歷史上最大的慘劇”向遇難者家屬表示哀悼。菲亞拉宣布12月23日為全國哀悼日,公共機構降半旗志哀。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文稱,對這一事件感到震驚,并向遇難者家屬表示哀悼。
對于這起捷克史上最嚴重的槍擊事件,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2日評論稱,槍擊事件在美國已經隨處可見,捷克是遭受大規模槍擊事件的歐洲國家中最新的一個。
CNN 援引一名在查理大學留學的丹麥學生的話稱,槍擊事件“像疾病一樣在歐洲蔓延”。美國國土安全部前部長助理朱麗葉·凱耶姆表示,在當今的網絡時代,大規模槍擊事件發生后存在著很高的模仿風險。美國《時代》周刊則提到,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捷克對槍支的管控更為寬松,公民在通過相關測試、背景調查及健康檢查后就可合法持有槍支。根據捷克官方數據,截至2022年,該國有超100萬件合法注冊的武器,超過30萬人擁有合法持槍許可。(環球時報駐波蘭特派記者 禹麗敏 環球時報記者 唐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