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際

非洲娃拜中國師,圈粉超百萬

2024-03-11 14:17:07 來源:環球人物網-《環球人物》雜志 作者:李佩藺??
大號 中號 小號

“我早把自己當成中國人了。”

3歲那年,張文第一次回到尼日利亞,一落地就被嚇哭了。

“我從出生起,就一直待在中國。頭一次見那么多‘外國人’,我感覺特別陌生。”如今,張文17歲了,向環球人物記者回憶這段往事時,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著。

緣分的故事要從2004年講起。

當時,張文的父親來到四川成都做生意,不久后決定和妻子定居在當地的一座小城——山水相依的蒲江縣。3年后,張文和雙胞胎妹妹張明在這里出生,其遠在非洲的哥哥也被接了過來。一家五口開啟了“蓉漂”生活。‍‍‍‍‍‍‍‍‍‍‍‍‍‍‍‍‍‍‍‍‍‍‍‍‍‍‍‍‍‍‍‍‍‍‍‍‍‍‍

張文在蒲江上了小學、中學,四川話“滿級”,英語考試卻時常不及格,總是自我打趣:“我把英語忘在老家了!”‍‍‍‍‍‍‍‍‍‍‍‍‍‍‍

但他有另一種意義上的“文武雙全”——體育不錯,尤其喜歡足球和籃球;癡迷中國茶文化,習得一身長嘴壺茶藝本領。‍‍‍‍‍

他和茶藝師父杜德騎將日常生活拍成短視頻,收獲了160多萬粉絲。他會在視頻里說:“我們在China出生,應該學習China的歷史、China的文化、China的科學。”

見到張文那天,環球人物記者感覺像是在和一個地道的四川人“沖殼子”(意為“聊天、吹牛”)。他冷不丁冒出來的“川式幽默”,總能逗笑身邊的人。‍‍‍‍‍‍‍‍‍‍‍‍‍‍‍‍‍‍‍‍‍‍

       


非洲小孩拜師學藝

很多人認識張文,是因為長嘴壺功夫茶藝。而對張文來說,接觸這門技藝其實是意外收獲。‍‍‍‍‍‍‍‍

2017年,他們一家報名參加了一檔名為《中國夢想秀》的節目。節目組要求他和哥哥妹妹各選一項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項目進行演繹。

為了完成任務,哥哥選了詠春拳,妹妹選了古箏,他則選了長嘴壺功夫茶藝,因為“看見茶藝師們耍長嘴壺,很酷、很帥”。

當天,表演的茶藝師是杜德騎。他原以為這只是一次普通演出,沒想到去了現場才知道有個小孩要拜他為師,而且還是個四川話那么好的非洲小孩。‍‍‍‍‍‍‍‍‍

在鏡頭下,10歲的張文行跪叩之禮,拜入杜德騎門下。盡管只是節目效果,但杜德騎上了心,琢磨著:能否讓“熒幕師徒”變成真師徒?


·2017年,在《中國夢想秀》節目中,張文拜杜德騎為師。

節目錄制結束后,杜德騎找到自己的師父——成都市首位茶藝工匠曾小龍。“我問我師父,我能不能收外國人當徒弟?他常去國外巡演,對我說中華文化就是應該走向全世界的。”

得到師父的肯定回答后,杜德騎便立即去詢問張文及其母親的意見。不出所料,張文愿意,張文媽媽也很支持孩子。自此,張文正式開始學藝。

長嘴壺功夫茶藝,融合茶道、功夫、太極和舞蹈,想要練好,絕非朝夕之事。

學藝初期,張文的手上“全是泡和繭子”。1米多長的壺嘴,一不小心就戳到他身上,一戳就流血,“創口貼沒停過”。為了練好基本功,他還要天天拉弓步、扎馬步……

有時因為太痛、太難,張文耍起小脾氣,鬧著“要喝冰可樂、吃好吃的”。但杜德騎想,和那些“打退堂鼓”的同門相比,“這娃可以”!

日復一日的訓練,讓張文的茶藝突飛猛進。他愈發喜歡手里的這把長嘴壺,用杜德騎的話來說,“以前得哄著他學,現在全靠他主動練”。

張文開始同師父一道,到各種舞臺上展示這項非遺絕學的魅力。

“之前在茶館,我體驗過給大家倒一天的茶。很多人看到老外會這個,還會說四川話,就在那‘哇’,兩只眼睛瞪大,覺得很新鮮。”張文撓了撓頭,補充說,“那時我還在青春期,說實話,當著那么多人的面倒茶,還是有點害羞。”

2021年,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長嘴壺茶藝文化,在朋友的建議下,杜德騎決定開設“嘿話師徒”短視頻賬號,并讓張文一有空,就參與到拍攝中來。

杜德騎說,之所以叫“嘿話師徒”,是因為“嘿”字既體現了張文的膚色,也能表達開心的感覺。“‘嘿話師徒’,就是‘說搞笑話的師徒’。”

視頻中,張文頻頻爆出的金句、行云流水的茶藝、中非文化的碰撞,都給網友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嘿話師徒”短視頻賬號收獲了很多粉絲的喜愛。

張文的高人氣讓長嘴壺功夫茶藝“火出圈”。不少在成都的留學生們紛紛私信杜德騎,向他表達了對中華文化的喜愛。“有來自巴基斯坦的、孟加拉國的,他們都對學習長嘴壺茶藝很感興趣。”杜德騎說。

“如果讓你給自己現在的茶藝水平打分,你會打多少分?”環球人物記者問張文。

“我肯定是100分呀!”張文笑著答,“我哥哥現在走體育這條路,沒有繼續學詠春。妹妹的愛好也不一樣了,不是古箏。只有我堅持了下來,跟師父學茶藝。雖然我只是入門,還有很多要學的,但就像師父教導我的,第一要自信,第二要謙虛!”


是師父,也是“老漢兒”‍‍‍‍

在“嘿話師徒”這個賬號所發布的視頻里,張文常稱杜德騎為“老漢兒”(意為“爸爸”)。有網友質疑這是視頻效果,但只有這對中非師徒知道,這聲“老漢兒”飽含深情。

一開始,師徒倆其實并沒有那么合拍。

“學藝之前,張文沒有接觸過中國的傳統禮節、文化,也很少有意識地去尊重、顧及別人的感受。”杜德騎感慨說,當時他最頭疼的,是張文什么方言都敢學。“他那會兒太小了,不明白有些詞的含義。很多時候,別人說幾句‘臟話’,他也學得飛快。”

杜德騎想,不論是作為茶藝上的師父,還是生活中的哥哥,他都該幫助張文變得更好。學中華文化,就得把仁義禮智信那些內核學明白。‍‍‍‍‍‍‍‍‍‍‍‍‍‍‍‍‍‍‍‍‍

在杜德騎的耐心引導下,張文開始“蛻變”。

“打個比方:以前他上桌吃飯,從來不管別人,先自己吃飽。現在他會主動幫忙拿碗筷、倒飲料,承擔一些家務活。雖然都是些小事,但大家能慢慢感受到,他更懂禮數了,也更懂如何體諒他人了。”杜德騎說。


·火遍網絡的“嘿話師徒”組合。(李佩藺 / 攝)

隨著年紀漸長,張文感受到了師父的良苦用心,更覺得“師父還是多好耍(意為“有趣”)的”。

每回練完茶藝,他都被師父帶著去鎮上閑逛,逛完了就吃火鍋、吃麻辣燙,還一起組隊打游戲。到后來,張文只要一放假,都不用人催,就主動往杜德騎家里跑,“來了先練茶藝,練完就可以和師父出去玩了”。

為了短視頻的拍攝和巡演,兩人有了更多朝夕相伴的時間。

有一次,杜德騎跟張文說,自己想回去陪陪妻子和孩子,張文立馬大喊:“安(方言中的語氣詞,表吃驚)!你要回家啊!”杜德騎哭笑不得地回:“大哥,你能不能給我點空間,你師娘已經在家里等我好幾天了。”

“我已經習慣和師父待在一起了。”張文聽師父講起這事,忍不住笑著說:“他是我Homie(網絡流行詞,意為“老鄉、好朋友”),也是我‘老漢兒’。”

2023年,張文和妹妹經歷了一場“簽證危機”。以前,兩兄妹的簽證是父親以公司的名義申請的。后來,父親回尼日利亞拓展生意市場,兄妹倆必須轉為學生簽才能留在中國。而要辦這個簽證,就得有個擔保人。‍‍‍‍‍‍‍‍‍‍‍‍‍‍‍‍‍

“我和妹妹差點就被遣返了,這個時候我師父站出來,說他是我們的監護人,可以幫我們做擔保。我特別感動,因為我真的不想離開中國……”聊到這里,張文的眼眶有些紅了。

這幾年,父親常不在身邊,母親的中文水平也不算特別好,張文家里很多事,都靠杜德騎幫忙。‍‍‍‍‍‍‍‍‍‍‍‍‍

學校開家長會,杜德騎會以“爸爸”的名義,出現在他和妹妹的教室;春節期間,杜德騎會邀請張文一家吃年夜飯,帶張文走親訪友;杜德騎的親戚們,也早把張文當作自家小孩兒,還會給他發壓歲錢。

作為“老漢兒”,杜德騎也有嚴格的一面。“目前,張文只掌握了基本功。如果他未來獨立表演,還要給人帶來震撼,就必須多練習一些難度大的動作。雖然他長著一張外國面孔,但我希望他帶給觀眾的東西,是專業的。”

張文接過話茬:“對我來說,拋壺是最難的,我還沒克服心理上的恐懼,很怕東西掉下來,突然一下砸到頭。”

“借口!”聽到這兒,杜德騎拍了拍張文的肩膀。

兩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一切盡在不言中。‍


“他們不拿我當外國人了”‍‍

在中國生活、學習多年,張文對中華文明早已產生了發自內心的認同。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現在學到的、了解到的,都只是很小一部分。特別是非遺文化,我還有很多感興趣的。比如,川劇變臉中的‘噴火’,很炫、很帥,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他還喜歡蒲江本土的“幺妹燈”。這是一種帶有濃郁川西地方特色的戲劇表演,其呈現形式與說唱有相似之處。“我喜歡說唱,‘幺妹燈’和說唱一樣,很鮮活、很有意思。”


在張文看來,這些非遺文化得有人愿意去深挖、傳承。“如果(它們)消失了,這是很大的遺憾。”

今年春節前夕,張文實現了表演“噴火”的心愿。在發布的視頻中,師父杜德騎、師爺曾小龍手持長嘴壺,以行云流水之姿,完成了系列高難度動作。張文則站在兩人中間,朝天、地各完成了一次噴火。

“開拍前,大家還擔心我會NG很多次,結果一次就成功了!”張文得意地說,“兩年前,我在師爺那里,跟一位川劇變臉大師學過些‘噴火’的皮毛。有了經驗,這回就比較輕松。”

除了多彩的民俗、非遺文化,中國各城市的特點,也豐富著張文的“中國印象”。

在北京,他被故宮房檐上的神獸、殿內精雕細琢的石柱震撼到久久緩不過神;在重慶,他去了洪崖洞、磁器口、朝天門等多個“網紅打卡點”,也品味著重慶火鍋和成都火鍋的不同;在四川西昌,他拿手機記錄下了落日余暉灑在瀘沽湖上的動人景色......

當聊起這些城市的共同點,張文最大的感受還是“溫暖”“有人情味”。“不管是去旅游,還是去巡演,當地人都特別熱情。哪怕你只是找個小館子吃飯,都能感受到當地人的那種親切、照顧。最關鍵的是,他們不拿我當外國人。”

有時,張文走在路上,也會被熱情的粉絲認出來,邀請他合影留念。那個時刻,他感到“挺自豪的”。

但走過萬水千山,張文最喜歡的“還是成都的蒲江”。“蒲江的生活節奏很慢,我生在這里、長在這里,習慣了。”

這些年,張文的母親張百合常和遠在尼日利亞的親友分享中國的文化,以及在這里生活的日常。

她將張文表演長嘴壺功夫茶藝的視頻發到家庭群里,家人們贊不絕口。有人問:“你和孩子在中國的生活如何?”她回答:“這里很安全,很舒適。物價親民,風景很美。”每隔一段時間,張百合還會給親友寄去不少酸菜魚調料,“他們很愛吃”。

值得一提的是,張文的父親張龍長年從事外貿生意,很多尼日利亞客戶都會找他的公司“代購”中國的發電機等產品。

“由于尼日利亞頻繁斷電,尤其在一些比較貧困的地方,發電機能發揮很大的作用。”張文說。


·第一排左起依次為妹妹張明、母親張百合;第二排左起依次為張文、哥哥張德、師父杜德騎。

再過一年,張文即將年滿18歲。說到未來想在哪里生活,他說:“我媽希望我能在充分了解中國、尼日利亞兩國的思想、文化等情況后,最終作出決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我早把自己當成中國人了。”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凌   云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責任編輯:蔡曉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人边吃奶边爱边做视频刺激| 中文字幕99页|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 亚洲va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亚洲精品aaa|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视频| 精品无码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杨幂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 奇米第四色在线播放| 国产一级毛片大陆|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免费看片在线观看|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3p| 巨大黑人极品videos精品| 国产卡1卡2卡三卡在线|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最强yin女系统白雪|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网站免费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 女同午夜三级在线观看| 人妻在线日韩免费视频|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黄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蜜桃 |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观看免费软件| 国产婷婷综合丁香亚洲欧洲|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 亚洲av色影在线| 蜜臀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最近手机版免费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