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合作秘書處秘書長李熙燮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當前世界在地緣政治、產業鏈供應鏈等領域存在各種風險和挑戰,任何國家都無法獨自應對,“我期待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能在不久的將來舉行,討論如何共同應對挑戰。”
今年是中日韓合作啟動的25周年。李熙燮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期間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等媒體采訪時表示,去年11月,三國外長已經會面,為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奠定基礎。
中日韓合作秘書處秘書長李熙燮。趙覺珵攝。
據中國外交部發布的消息,2023年11月26日,中日韓外長會在韓國釜山舉行。此次中日韓外長會是中日韓合作機制啟動以來的第10次外長會,上一次外長會于2019年8月在北京舉行。
李熙燮認為,三國外長會時隔4年多才再次舉辦,一方面是因為疫情阻礙,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韓、韓日等雙邊關系出現波動。
據中國外交部介紹,在上述中日韓外長會上,三方同意為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創造條件,加緊相關籌備工作。據悉,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起步于東盟10+3會議。2008年12月13日,中日韓三國首次在10+3框架外舉行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目前一共舉行了8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歷次中日韓外長會的一個重要作用是為領導人會議做準備。在2019年8月舉行中日韓外長會后,三國于同年12月在中國成都舉行了領導人會議,并發表《中日韓合作未來十年展望》。
一段時間以來,三國呼吁盡早舉行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的聲音不斷出現。李熙燮27日表示,他期待中日韓領導人會議能在不久的將來舉行,向世界發出“三國重啟合作”的信號。
李熙燮認為,碳中和與綠色增長、公共衛生、人口老齡化、地區和平與穩定以及數字化轉型都可能成為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的議題。此外,三國還可能討論《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貿易問題。
李熙燮說,RCEP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之一,而中日韓三國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過去2年中,RCEP已經有了一個良好開端,但“我們并不滿足于此”。李熙燮表示,面對快速變化的世界,必須進行調整和完善,中日韓三國需要推動RCEP向更高水平邁進。
此外,李熙燮也表示出對中日韓三國自貿協定的期待。在去年11月的中日韓外長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表示,三國要盡快重啟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保持區域經濟一體化勢頭,完善多渠道、多層次的地區自貿安排,為邁向亞太自貿區這一共同目標作出貢獻。公開資料顯示,在2002年的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首次被提出,第一輪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于2013年3月開啟。
在接受《環球時報》等媒體采訪時,李熙燮也針對三國在人文交流領域的現狀和挑戰作出回應。他介紹稱,中日韓合作秘書處一直致力于推動三國人文與文化交流,尤其是在青年和基層群體間。上個月,中日韓合作秘書處在廣西南寧舉辦2024年中日韓—東盟“青年大使”交流項目;本月早些時候,“朱鹮杯”第三屆中日韓青年演講比賽決賽在西安舉行。
據介紹,中日韓合作秘書處是經三國政府批準建立的國際組織,旨在促進中日韓三國間的持久和平、普遍繁榮和共同文化,于2011年9月在韓國首爾正式成立。
不過,李熙燮也坦言,他注意到一些民調顯示,中日韓三國民眾對彼此的好感度正處在低位。他分析認為,這一方面是由于東北亞出現的結構性變化,中國在過去幾十年中先后超過韓國、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另一方面,當前年輕人都使用社交媒體,但這只是間接交流,可能會產生誤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