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與巴西建交50周年。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巴西前總統羅塞夫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巴西和中國在過去50年里建立了密切關系,在多個領域互補和融合,而且兩個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都在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貢獻。對于西方不斷炒作的與中國“脫鉤斷鏈”等話題,身為經濟學家的羅塞夫表示,這些是不可能成功的。
羅塞夫 資料圖 圖源:視覺中國
環球時報:您如何評價中巴關系?中巴經濟合作的重點是什么?
羅塞夫:在過去50年里,兩國建立了密切關系,在多個領域互補融合。巴西和中國在多極世界中相互理解。我們有很多共識,比如確保可持續發展以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和消除不平等。當前最重要的是,兩國都是發展中國家,都在為全球治理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貢獻。
中國在很多領域為巴西的新工業發展作出貢獻。兩國在衛星、能源等領域進行了大量共同投資。巴西有非常成熟的食品和肉類生產企業,我們也生產大量的大米、大豆、棉花和玉米。中國從巴西進口大量肉類以及其他農產品。近年來,許多中國投資流入巴西經濟的其他領域,如新能源、制藥、疫苗生產和生物技術等,促進了巴西新的工業化進程。預計兩國將進一步深化在農業、有機肥生產、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領域的合作。今天的中國很有吸引力,巨大的中國市場也吸引著巴西企業。
環球時報:您認為今年中國經濟前景如何?中國將在全球經濟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羅塞夫:今年年初,有觀點認為中國2024年不可能實現5%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目標,所以一季度的結果非常重要。中國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3%。年初的時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是4.6%,現在將其提高到5%。我認為,很明顯,中國今年將保持一個非常好的增長速度。中國還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把科學技術應用到工業的各個領域。為了未來的發展,將新技術應用到所有傳統領域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IMF一項研究表明,中國的發展對世界其他地區有(積極的)溢出效應。中國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將使其他經濟體的產出水平平均提高0.3個百分點。今天的中國在世界上扮演著雙重角色。中國已經實施了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同時,中國也是世界經濟的引擎。在未來,我希望中國保持這種穩定世界的宏觀經濟影響。
環球時報:西方有聲音呼吁與中國“脫鉤斷鏈”,進行所謂“去風險”。此外,一些西方國家還炒作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您如何看待這些炒作?
羅塞夫:中國不僅與發展中經濟體做生意,也與發達經濟體做生意,因此所謂“脫鉤斷鏈”和“去風險”的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所謂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的指責是關于中國如何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生產更多的電動汽車和電池。數字是非常重要的。一季度,中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這表明中國有能力生產高質量的新能源產品,這是美國所不具備的優勢。
環球時報:在您看來,新開發銀行將如何促進自身戰略與成員國發展戰略以及共建“一帶一路”等全球發展倡議的對接?
羅塞夫:新開發銀行尊重并支持成員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成員國的優先事項就是我們的優先事項。我們密切配合成員國的需要,并努力取得最大的發展效果。新開發銀行也是發展中國家平臺,支持成員國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國際倡議。新開發銀行與其他開發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合作,并與共建“一帶一路 ”等倡議保持一致。
新開發銀行還在幫助其成員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履行其在《巴黎協定》中的承諾。新開發銀行約40%的資金用于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等項目。
環球時報:在您看來,應如何改革當前不平等的全球金融體系?
羅塞夫:布雷頓森林體系創立了IMF和世界銀行,奠定了國際體系的基礎,不僅是金融體系,還涉及自由貿易規則,為全球化提供了制度架構。但當這些機構被創建時,它們是基于每個國家的經濟和財政實力而創建的,(一個國家的)決策能力與當時參與的比例有關。
今天,在國際機構中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和不平衡。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所有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都在提議對IMF和世界銀行進行改革:在全球范圍內保證新興市場的聲音被聽到,投票權的權力與其在全球市場中的經濟份額相對應。
當前的國際金融體系不具備保障新興經濟體發展的必要條件。世界上大部分流動性都是由發達國家引導的,而受以美元為中心的金融秩序影響最大的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它們沒有足夠的流動性來應對氣候變化、防治疾病等挑戰,以及發展教育和衛生事業。
在這方面,使用當地貨幣是非常重要的。國際金融貨幣體系的巨大矛盾在于,它依賴于由創始國管理的單一國家貨幣。這一體系使美國能夠通過將美元武器化來實施長臂管轄,而這為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制造了障礙。目前,世界正面臨著一個轉型時刻——其他全球儲備貨幣將立即或者在中期時間內崛起,這種轉變可能不會僅青睞一種貨幣,而是更多極的貨幣體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