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選舉委員會發言人穆赫森·伊斯拉米6日宣布,伊朗前衛生部長馬蘇德·佩澤希齊揚在總統選舉中獲勝。佩澤希齊揚緣何勝選?其施政主張是什么?他的當選又將對伊朗外交政策產生什么影響?
因何脫穎而出
佩澤希齊揚1954年出生于伊朗西阿塞拜疆省馬哈巴德,曾為心臟外科醫生,并擔任過大不里士醫科大學校長。1997年,佩澤希齊揚加入哈塔米內閣,開始其政治生涯,2001至2005年在哈塔米內閣中擔任衛生部部長。在2008年伊朗議會選舉中,他代表大不里士選區當選議會議員,并在此后五次當選。2016至2020年任伊朗議會第一副議長,并曾在2013年、2021年兩度報名參加總統選舉。
7月3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總統候選人佩澤希齊揚參加競選活動。(新華社記者 沙達提攝)
分析人士指出,佩澤希齊揚的早期經歷奠定了其溫和堅韌的形象基礎。本次競選期間,佩澤希齊揚得到了改革派陣營包括前總統哈塔米、魯哈尼等在內重要政治家的全力支持,前外長扎里夫線上線下全力為他造勢。輿論認為,這些曾在推動解決伊核問題過程中作出貢獻的重量級人物,把改革派陣營團結了起來。
此外,受美西方制裁影響,伊朗貨幣貶值、通脹嚴重、失業率高企,經濟面臨困難。在此背景下,改革派的佩澤希齊揚提出與保守派截然不同的施政計劃,使伊朗民眾對改革派產生更高期待。
有何施政主張
據伊通社報道,佩澤希齊揚在選舉中以“為了伊朗”的競選口號參與角逐。他主張努力實現社會的“正義”“團結和凝聚力”,并將執行“第七個發展計劃”作為其重要施政綱領。
他在競選總統時承諾:如果贏得選舉,他將組建一個政府監督委員會,促進人民與政府、國家之間的聯系。他還保證勝選之后將每隔數月與各行業代表進行一次溝通。佩澤希齊揚還提出要推動伊朗交通發展,使其成為地區交通樞紐,促進旅游業發展。
此外,由于父親是阿塞拜疆族、母親是庫爾德族,佩澤希齊揚長期以來一直關注伊朗少數民族事務。他支持在伊朗的學校里教學阿塞拜疆語,強烈呼吁維護少數民族群體權利。
如何對外突破
伊朗已故總統萊希2021年就職以來,通過與沙特阿拉伯復交等一系列舉措,修復伊朗地緣政治安全環境,為伊朗外交打開新局面。伊朗學生通訊社援引伊朗議會議員觀點說,新總統應堅持已故總統萊希的路線,并堅持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指導方針。
佩澤希齊揚在競選中承諾改善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關系、推動國際關系正常化,以解除制裁、吸引投資、發展旅游業,以期推動經濟發展。據伊朗新聞電視臺報道,佩澤希齊揚認為,伊核協議是解決伊朗被制裁的關鍵。他主張恢復該協議,并強調“我們應該進行適當讓步,并繼續執行核協議。”
佩澤希齊揚還強調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主張抓住機遇,加強地區合作。(新華社記者沙達提 李若琳 陳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