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美國志愿者在位于得克薩斯州休斯敦的一個模擬火星居住點“與世隔絕”378天后,6日“回到地球”。
兩名男性和兩名女性志愿者于美國東部時間6日下午5時走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約翰遜航天中心的火星模擬棲息地,結束了美國航天局火星模擬乘員項目CHAPEA第一期任務。CHAPEA為“乘員健康和性能探索模擬”的英文首字母縮寫。
這張示意圖顯示美國“毅力”號火星車在火星著陸的過程。2021年2月18日,美國“毅力”號火星車在火星成功著陸。新華社發(美國航天局供圖)
美國航天局發布的視頻顯示,離開“火星”的志愿者們面帶笑容,向歡迎他們“歸來”的人群揮手致意。
據法新社報道,志愿者之一、擔任此次任務“醫療官”的內森·瓊斯說:“我希望我不會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哭出來。”他剛說完,就因為在人群里看到妻子而激動得熱淚盈眶。
另一名志愿者、擔任“飛行工程師”的羅斯·布羅克韋爾說,參加火星模擬乘員項目是“很棒的經歷”,“我真希望這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踏上火星后的真實情況”。
志愿者們去年6月25日走進名為“火星沙丘阿爾法”的火星模擬棲息地。這是一個占地約158平方米、用3D打印技術建造的居住艙。美國航天局說,未來的太空探索定居點有可能采用3D打印技術建造,以節省成本。
這是2021年2月18日“毅力”號火星車拍攝的火星照片。新華社發(美國航天局供圖)
志愿者每人有一個獨立小臥室、共用一個帶電視的客廳。模擬棲息地內還設有辦公區、醫療區、廚房、衛生間、娛樂和健身區等。
在一年多里,四名志愿者寸步不離“火星”,但可以與親朋好友聯絡,只不過,通信條件也要模擬在火星上的情形,例如,發出去一條短信,要在22分鐘之后才能被接收到。
美國航天局說,志愿者們“多次模擬了火星行走”,種植并收獲了西紅柿、辣椒、綠葉菜等作物以補充膳食,開展多項生物和物理實驗,對模擬棲息地和其中一些設備進行維護。
美國航天局火星模擬乘員項目計劃開展三期,后兩期將分別從2025年和2026年開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