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委內瑞拉舉行總統選舉投票。29日凌晨,委內瑞拉國家選舉委員會宣布,現任總統馬杜羅獲得51.2%的選票,擊敗得票第二的反對派聯盟“民主團結聯盟”候選人埃德蒙多·岡薩雷斯(得票率44%),贏得這次選舉。
2013年查韋斯因癌癥去世后,馬杜羅接任總統,并在2018年選舉中獲得連任,因此這次勝選,馬杜羅將開啟其第三個任期。委內瑞拉總統任期為每屆六年。
有意思的是,委內瑞拉的反對派聯盟宣布,選舉有舞弊,真正獲勝的是埃德蒙多·岡薩雷斯,且得票率高達近70%,和國家選舉委員會公布的數字差了約25個百分點。
雙方都宣布獲勝,局勢顯得復雜,也令國際社會相當關注。
實際上這次選舉早就引起委內瑞拉國內外的關注。
委內瑞拉雖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但近十來年經濟陷入困境,社會動蕩,政爭激烈。據聯合國數據,從2011年以來,有大約700萬委內瑞拉人離開家園,有些進入南美鄰國,有些則非法進入美國境內。
同時,查韋斯和馬杜羅執政時期,與美國關系很僵,也遭到美國制裁。近年來,俄羅斯則不斷加強與委內瑞拉的關系。
委內瑞拉政局如何發展,誰能上臺執政,牽涉到美國是否取消對其制裁,國際石油市場變化,美國邊境移民問題,南美局勢以及美俄之間的地緣競爭等,因此這場選舉也有國際影響。
委內瑞拉的反對派一直想終結馬杜羅的執政,最初是想通過游行示威,后來又想通過抵制選舉,發現都行不通后,則希望通過選舉達到目的。
2018年選舉時,反對派就指責馬杜羅政府作弊。當時反對派還推舉瓜伊多成立政府,希望借助西方的支持,持續和馬杜羅對抗。但最終也沒能成功,2023年底,委內瑞拉政府和反對派達成協議,終結了瓜伊多的“政府”。
這次選舉中,反對派吸取了過去的教訓,組成了“民主團結聯盟”,本來推舉瑪利亞·科里娜·馬查多為總統候選人,但馬查多被禁止參選,所以反對派再推舉埃德蒙多·岡薩雷斯為總統候選人。
在國家選舉委員會宣布馬杜羅獲勝后,馬查多則情緒激動地宣稱委內瑞拉新一任總統是岡薩雷斯。
這種局面也帶來“國際效應”。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古巴、洪都拉斯、玻利維亞等南美國家立即宣布承認馬杜羅獲勝并發去祝賀。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向馬杜羅發去祝賀。
但也有一些國家對選舉結果表示質疑。美聯社報道,美國國務卿表示,美國“嚴重擔心”委內瑞拉國家選舉委員會公布的結果“沒有反映選民的愿望和投票結果”,意思是馬杜羅政府作弊。另外一些南美國家如阿根廷、巴拿馬、哥倫比亞、烏拉圭等國政府也態度堅決地認為選舉有問題。而南美大國巴西的態度則比較謹慎,只是表示選舉一定要透明,反映選民意愿。
在這種“分裂”下,委內瑞拉局勢會如何發展?會不會導致激烈沖突?馬杜羅在選舉結果公布后,表示要保證穩定與和平。而《加拉加斯紀事報》報道,當記者問反對派埃德蒙多·岡薩雷斯,既然不承認選舉結果,那要不要上街抗議?岡薩雷斯說,暫時不會,反對派要進行的是和平運動。
但7月30日,委內瑞拉多個地方還是有支持反對派的民眾上街示威,要求重新計票,要求馬杜羅下臺。
看來,反對派這次不會善罷甘休,一方面持續示威,另一方面也希望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和南美一些國家向馬杜羅施加壓力。
但馬杜羅又怎么會屈服于這些壓力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