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全球矚目的2024年美國大選還有兩個月就要見分曉,但仍有高度不確定性。在這個白熱化的階段,世界其他國家都在為即將到來的變化做準備。近期,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柯丹尼,以致下一任美國總統一封信的形式在Foreign Policy刊文,建議美國放棄成為“世界老大”的執念,與中國和平相處。
美國為何應放棄“世界第一”執念
——致下任美國總統的一封信
柯丹尼(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嘉誠經濟學教授兼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
尊敬的總統女士、總統先生:
祝賀你們帶領美國進行政治革新。幾十年來,在東南亞,我們一直欽佩和珍視貴國為世界做出的眾多貢獻。美國通過與我們分享你們的美國夢、展示你們的成功之道并以身作則贏得了我們的欽佩。
但不可否認的是,情況已然生變。即使是你們當初為之奮斗的結果——多邊主義、公平競爭環境、共同打造更強大的世界經濟——現在似乎也對你們不利。在 20世紀末,你們曾提出三大理念:政治融合、經濟效率和比較優勢。這些理念承諾建立一個更加繁榮和平等的全球社會。但它們并沒有實現你們所希望的結果。這一定令人沮喪和疲憊。
然而,我相信世界可以繼續為你們和我們所有人服務。要取得成功,我們只需避免僵局。我們不必明確合作,甚至不必達成一致。
我在此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問問自己,到底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忘掉那些關于成為世界第一的言論吧。你們知道如果美國成為世界第二,美國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美國政府體制會發生什么變化嗎?絕對不會有什么變化。
這與我們東南亞國家的行為方式以及與你們、中國或其他國家的交往方式完全沒有區別。我們知道,一個國家之所以成為第一,可能是因為它確實很優秀?;蛘撸猿蔀榈谝?,可能是因為它故意阻止其他國家崛起。你們來到東南亞,要求我們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出選擇,讓人聯想到你們兩國都陷入大國競爭。我們已經說過,我們不會做出選擇。
第二,我們認為真正重要的是照顧好你們美國的人民。你們社會中不幸、弱勢和脆弱人群的困境與你們宣稱的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功不符。為什么你們的制度如此不盡如人意,以至于今天你們人口中最底層的 50%的生活水平僅比幾十年前好一點點?
第三,安于世事。這并不意味著要把自己封閉起來,南北只有朋友,東西只有魚。我們也不要求你們走向另一個極端,跑遍世界,想參與每一個全球公益項目。那肯定會導致過度擴張。
相反,我們希望你們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正如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指出的那樣,我們期待餐桌上有食物,并不是因為我們認為屠夫、釀酒師或面包師是仁慈的。正是因為我們知道他們是自私的,我們才依靠他們來吃飯。
我們東南亞人只要求不經意的合作。在我們這個地區,我們已經在實踐這一點。盡管每個人的利益顯然相互沖突,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議程,但我們仍然能夠就南海水域達成集體協議。相比之下,試圖通過協議獲得合作通常行不通,因為很難達成一致。我們和你們為之奮斗多年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貿易協定很快就解體了,因為在最后一刻,只有你們自己決定它不適合你們。當需要全面合作時,沒有完全達成合作可能會是一場史詩般的失敗。
接下來,讓我坦白地說,我們不希望你們美國到處奔走幫忙,因為有時候這樣做會把事情搞砸。當你們對某個項目不感興趣,或者你們不是特別擅長,或者你們不了解我們其他人想要什么時,請隨時回到朋友和魚的領域。我們對多邊主義很滿意,在那些我們原本會意見不一的問題領域,我們每個人都會堅持自己的立場。世界不必一直都是多邊主義。
這三條建議可能會轉化為政策。請記住,東南亞人是依據證據行事的。當我們看到你宣稱的事情是真的時,不用廢話,我們會加入。但要展示出來——不要只是大聲叫喚。
一旦你放棄了成為老大的執念,你與中國的交往就不再需要對抗。這有可能實現雙贏的結果,中國繼續富裕,而你享受經濟安全。
貴國的主要外交官談到了貴國民主的興衰。安東尼·布林肯在擔任國務卿之前就指出,盡管民主在世界各地都在衰落,但美國也是如此,當時的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每天都在批評它的制度、價值觀和人民”。然而長期以來,你們堅信自己的政治和社會價值觀是普世的,你們的民主是強大而有彈性的。
如果建立在多邊主義和全球化基礎上的公平競爭環境——你們為世界提供的美好理念和機構——正在被那些不遵守規則的人破壞,那么正確的解決方案就是,弄清楚為什么你們的這個體系如此脆弱和容易被操縱。任由你們的保護主義、反全球化勢力摧毀一個讓全世界數億人擺脫貧困并為東南亞和東亞提供繼續發展機會的體系,可不是正確的解決方案。
你們周圍會有人堅持把這次中美競爭稱為新型冷戰。請抵制這種說法。在 20世紀你們與蘇聯之間的冷戰中,你們的對手試圖提供一種威脅美國人民生活方式和破壞美國政府理念的意識形態和社會經濟體系。如今,盡管北京有種種缺點,但遠沒有對美國社會和政府有任何這樣的企圖。在今天的大國競爭中,你們面臨著失去美國就業機會、美國工業被摧毀、你們中產階級社區的繁榮地帶出現鬼城的風險。在你們與蘇聯的競爭中,沒有人見過這樣的事情。如果把這次稱為冷戰,那是試圖恢復曾經對付另一個對手的策略。
從東南亞來看,我們認識到,你們的國內挑戰與國際行為之間存在雙向的因果關系和相互聯系。
通過強大的國內公共機構和基礎設施以及開放的世界一流大學,改善社會中弱勢群體的福祉并為他們提供機會,這不僅有助于增強你們自身的社會凝聚力和結構,而且會使你們成為我們的羨慕和偶像。
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曾這樣評價中國:“在這個小小的星球上,沒有地方讓十億最有潛力的人生活在憤怒的孤立之中。”從那時起,我們就一直努力建設一個為崛起的中國留出空間的世界。在東南亞和世界其他地方,我們現在沒有能力建設一個也為功能失調、不安全的美國留出空間的世界。我們希望美國進入我們的世界——就像我們希望中國進入我們的世界一樣。(編譯:霍均寧 蘭犀研究院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