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15歲的托雷羅在一所民兵學校上學,那時的他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在他所生活的土地上親歷一場戰爭。
親歷吉隆灘之戰
1961年4月15日,美國轟炸機突襲古巴空軍基地,試圖摧毀古巴空軍力量,為其計劃中的登陸豬灣掃清空中障礙。
總臺記者 侯佳琦:這里是哈瓦那維達多區23街和12街的路口,在我的身后是古巴最大的墓地科隆墓地。1961年4月15日,美國轟炸機突襲古巴軍事基地,次日,托雷羅和數萬哈瓦那人聚集在兩條大街上,為那次空襲中英勇犧牲的7名受害者舉行隆重葬禮。葬禮上,菲德爾·卡斯特羅就是在這個街口處正式宣布古巴革命的社會主義性質。葬禮后,托雷多和所在民兵學校的同學們毫不猶豫地奔赴戰場,準備迎戰。
4月17日凌晨,由美國中情局訓練和武裝的約1500名古巴流亡分子組成的雇傭軍登陸豬灣,同時出動艦艇和轟炸機支援地面行動。美軍機被涂上古巴的標記混淆敵我,托雷羅就是遭遇來自空中的猛烈射擊而身受重傷。
吉隆灘之戰親歷者 馬努埃爾·托雷羅:那是一架涂有古巴國旗的飛機,我們以為那是一架古巴飛機,然而,當飛機飛向我們這邊時,投下火箭彈并開始掃射。
戰爭傷痛伴隨一生
當時的新聞報道正巧拍到了托雷羅受傷時的畫面,由于空中猛烈射擊,子彈將托雷羅的右側胯骨擊碎。但受當時醫療條件限制,受傷后的托雷羅忍痛輾轉三家醫院才保住了性命。托雷羅說,戰爭中他的右胯完全被毀,現在由假體替代胯骨支撐身體。
除了身體上的傷痛,心理上的創傷更是難以磨滅。
吉隆灘之戰親歷者 馬努埃爾·托雷羅:我們沒有去攻擊美國,是美國來攻擊我們。我們所做的是保衛我們的領土, 用我們的鮮血澆灌這片土地。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殺手”
吉隆灘之戰使美國和美國中情局丟盡了顏面,并遭到當時世界很多國家的譴責。戰爭結束后,美國對古巴實施了近60年單方面的經濟、金融封鎖和貿易禁運,甚至在新冠疫情下變本加厲地制裁古巴,以制裁封鎖和輿論戰替代軍事行動,挑起沒有硝煙的戰爭。
時至今日,美國仍在全球不斷制造著血肉橫飛的戰場,毀滅了無數曾經美好的家園。
吉隆灘之戰親歷者 馬努埃爾·托雷羅:美國樹立了什么樣的“榜樣”,想去統治世界呢?他們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殺手。這么多人無辜犧牲,還要到什么時候?我認為那些國家正經歷著我遭遇過的痛苦,這些痛苦是伴隨一生的,從小到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