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馬克龍在俄烏危機中遭遇外交失敗,讓政治對手找到攻擊他的方向”,法國《世界報》22日對總統的現狀做出評論,稱對于這種“侮辱”,馬克龍需要設法應對。
美國彭博社等媒體周二報道稱,在選舉年,馬克龍花在外交事務上的時間比所有法國前總統都多。有消息人士表示,馬克龍以調解人的身份參與了多個地區沖突的斡旋,包括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的沖突。自去年11月以來,他已經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大約10次會談,希望通過對話緩和俄烏危機。愛麗舍宮還打破慣例,邀請200多名法國和外國記者實時獲取總統的外交斡旋交流情況。法國總統府還發布一張馬克龍沒刮胡子、雙手支頭的照片,以此彰顯總統有多努力。
馬克龍就俄烏危機發出的樂觀表態,讓外界一度認為法國真承擔起了“歐盟領頭羊”的職責。不過,俄羅斯21日宣布承認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這相當于宣告馬克龍外交努力失敗,也讓馬克龍的競爭對手有了批評他的口實。
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領導人瑪麗娜·勒龐認為,馬克龍是為了選舉而在俄烏危機調解上賣力。其他總統候選人則批評馬克龍忽視競選、忙于外交的做法很幼稚。法國極左翼政黨“不屈服的法國”黨領袖梅朗雄在社交媒體上說馬克龍“白忙活一場”,并要求總理卡斯泰在國民議會上對總統的行動做出解釋。法國右翼政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佩克雷斯也嘲笑馬克龍是“自說自話”,并列舉了他在伊朗局勢以及澳大利亞潛艇事件上的被動,“他在國際上其實是削弱了法國。”
對于馬克龍執意加大外交斡旋行動,甚至為此推遲宣布競選連任的策略,也有人認為這是有價值的。法國學者莫羅-舍弗雷就表示,大選中任何突出的國際問題都會讓馬克龍處于媒體關注的中心,其他競爭者和反對派則會“消失”,“即便馬克龍遭遇挫折,他也表現出了作為歐洲領袖,他確實做過努力,尤其是在默克爾卸任后終于獨當一面了”。法國執政黨成員蓋里尼稱贊馬克龍說,總統直到最后一刻,還在冒著所有風險努力避免俄烏發生武裝沖突。
法新社稱,消息人士透露,馬克龍將在3月5日宣布競選連任。根據法媒周三公布的民調,馬克龍的支持率目前為24.5%,仍然保持著領先優勢,比位居第二的勒龐(18%)高出近7個百分點。(董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