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和平國家的孩子歡度節日之時,在地球的另一端——也門,數千萬兒童的“六一”沒有氣球、糖果和旋轉木馬;他們的生活充斥著暴力、痛苦和流離失所;他們常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他們在戰火中長大,甚至失去了親人。
死傷致殘 饑餓成病
他們是戰爭最無辜的受害者
△這名武裝分子告訴記者他已經18歲了,但他的說法讓人難以信服
自2015年爆發大規模戰亂以來,也門內戰已經持續了七年多的時間,加之地區和外部勢力的介入和相互博弈,也門成為大國的競技場。數年綿延不斷的戰火造成數萬人死亡,經濟崩潰,孩子們的童年也變得支離破碎,他們無法得到安全的環境、衛生的飲水、充足的食物、良好的教育,成為這場戰爭最無辜的受害者。
△父親推著撿來的廢品在前面行走,兩個兒子小心翼翼跟在身后踩著父親的足跡前行,后面的水泥墩子上用醒目的紅色寫著“小心地雷 危險!”
據聯合國兒童和武裝沖突問題辦公室統計,截至今年4月,也門已經有至少10200名兒童直接死于戰爭或者因戰爭致殘。此外還有3500名兒童證實被招募加入沖突,其中大多數直接參與一線戰斗。但實際上在戰爭中傷亡的兒童數字以及童子軍的數量,要遠高于聯合國查證后的統計數字。
△營養不良的兒童
除了戰爭帶來的死亡、傷殘、童子軍等直接問題外,饑餓和水資源匱乏是也門兒童面臨的又一個敵人。據聯合國人道協調廳報告,也門目前有220萬五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良,其中50多萬處于嚴重營養不良狀態,如果得不到緊急救治,將面臨死亡威脅,但是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很難得到所需的救治。此外,也門全國還有約120萬孕婦或哺乳期婦女面臨重度營養不良。
援助短缺 醫療不足
他們的處境正在被世界遺忘
△領取國際援助的兒童
饑餓的兒童靠著國際組織和當地慈善機構的救濟生存,但是由于資金不足,聯合國的相關項目也捉襟見肘。
△幾名兒童領取援助的同時幫別人搬面粉,賺一點小費,袋子上印著“WFP世界糧食計劃署”
△等待領取慈善食物的婦女和兒童 招牌上寫著“慈善面包房”
聯合國駐也門人道協調員大衛·格雷斯利(David Gressly)表示,聯合國也門相關人道主義項目在2022年共需要43億美元資金,截止到今年5月初,只得到了16億美元的捐贈承諾,僅占總需求的37%,其中部分款項尚未到賬。聯合國在也門的主要項目中有三分之二因資金不足而被迫縮減或關閉。
與2020年34億美元的需求和19億美元的實際供資額,2021年的38.5億美元需求和17億美元的實際認捐相比,每年的資金需求都在上漲,但實際獲得的資金量卻在下降,資金缺口越來越大。
△雖然極度營養不良,但是能來到醫院接受救治的孩子已經算是幸運兒了
與此同時,也門大量基礎設施在戰亂中被損毀,目前也門全國醫療衛生能力不足戰爭前的50%,大量醫療資源還被分配給了戰爭中的傷病員,使得兒童所能得到的醫療衛生服務更加稀少。新生兒疫苗大面積斷供,大量兒童患上了本可以避免的疾病。脊髓灰質炎、破傷風、白喉、霍亂、登革熱、瘧疾、影響不良等疾病時刻威脅著他們的生命。
在戰爭暴力中長大
他們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醫院中的患兒
除了看得見的傷害之外,很多看不見的影響更加可怕。大量也門兒童生活在戰爭的環境中,無論是當地媒體還是長輩親友,每天談論得最多的都是戰爭。槍炮武器、流血殺戮的耳濡目染,對他們的心理和成長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把問題訴諸暴力成為很多孩子潛意識里的價值觀,再加之教育的缺失,戰爭所帶來的心理傷害更是難以修復。
△戰爭和暴力元素充斥著整個童年
聯合國相關機構的報告顯示,目前也門有200萬學齡兒童失學,400萬學齡兒童面臨輟學的風險。大量失學兒童走上街頭,傾盡全力謀求一點點收入,幫助減輕家中的負擔。
△早早就出來打工賺錢的孩子
多年的戰亂讓也門國內生產總值相較于戰前下降了40%,大量政府公職人員薪水被停發,教育經費大幅削減。同時,由于很多學校在戰爭中被損毀,僅存的學校超負荷運轉,甚至在一些地方一間額定50人的教室被塞入了200個孩子同時上課,大部分教師在無法領取一分錢工資的情況下,仍舊堅守在講臺上。
△父子五人坐在被炸毀的家門口
在戰爭環境中,經受著營養不良、疾病、失學、教育質量嚴重下滑等打擊和磨煉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在也門恢復和平后,是否真的有能力肩負起國家的重建,也越來越成為人們擔心的問題。
1949年,為了悼念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去的兒童,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將每年的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而在70多年之后的今天,世界范圍內仍有數以千萬計的兒童飽受戰爭之苦,他們在炮火襲擊中瑟瑟發抖,在危險重重中頑強求生,也在殘垣斷壁中渴望著和平之日的到來。(總臺記者 張雨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