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1月3日發布報告稱,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位于50個世界遺產區內的很多冰川可能將在2050年前消融殆盡。
通過對50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保護區內總計18600余座冰川的衛星監測,報告指出很多冰川目前消融嚴重,每年流失冰量驚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作者 塔萊斯·卡瓦略:世界遺產保護區內的冰川(平均)每年消融冰量達到580億噸,相當于與法國和西班牙兩國一年的用水量,相當于(過去20余年)全球海平面上升“貢獻”率的5%。這其中隱含多重風險讓人非常擔憂,它可能導致海岸侵蝕,并加劇颶風、海嘯和風暴發生的風險。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斷,即使未來三十年全球變暖趨勢有所緩解,但50個世界遺產保護區中的很多冰川在2050年前都將消融。如果按照現在的碳排放趨勢,保護區內的冰川約半數可能在2100年以前幾乎完全消失。
報告指出,此次監測世界遺產區內的冰川總面積達6.6萬平方公里,占地球冰川總面積的10%,“可代表”全球冰川的狀況。而此次報告估算,2000年至2020年間,全球冰川融化速度明顯加劇。
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強調,應對目前全球冰川大面積消融的重要措施是大幅減少碳排放。如果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此次監測涉及世界遺產保護區內剩余的三分之二的冰川將會得到拯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