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5萬!剛過去的周末,“梅派”青衣史依弘的首場線上京劇全息聲演唱會的觀看人次定格在了這一可觀的數字。在100多分鐘的時間里,史依弘邊唱邊說,帶來了《貴妃醉酒》《玉堂春》《鳳還巢》等多部代表作中的經典唱段。演唱間隙,她還分享了自己一路“學梅”的感受,并為觀眾科普了一眾京劇樂器。誰說傳統沒有粉絲?在舞臺之外,戲曲之美正乘著新平臺的東風,抵達更多人。
“我原本預計20萬左右,身邊也有朋友說可能會到50萬,現在的數字完全超出我的預期。”史依弘笑著說道。在這場演出之前,史依弘也開過直播,她坦言當時的心情有些忐忑:“對于舞臺演員來說,因為看不見觀眾的反饋,心里會不踏實。”然而,當看見來自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支持留言后,史依弘決心做些什么,讓更多粉絲能聽到好戲。但這一次,得精致些。
為了這場全息聲演唱會,史依弘和她的團隊準備了數月。演出中,史依弘以“海島冰輪”起首,接著是“玉堂春含悲淚”“蘇三離了洪洞縣”,直至“看大王”“楊玉環在殿前深深拜定”“挽翠袖”,最后則是“一家人聞邊報雄心振奮”。直播時沒有字幕,很多懂戲的觀眾為方便新觀眾,便跟著史依弘的演唱,一句句地把唱詞打出來。
史依弘唱一段說一段,多年悉心揣摩“梅派”唱腔的心路歷程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贊嘆。邊自述邊演唱看似輕松,對演員來說卻是個不小的挑戰。“說話其實很費嗓子,唱戲時又馬上要轉換成小嗓子,但這樣的方式會更接底氣,所以我們還是堅持做了下來,想看看這樣的效果大家喜不喜歡、接不接受。現在看來,還是挺受歡迎的。”她對記者說道。
根據平臺數據顯示,演唱會97%的觀眾是非京劇粉絲,這個數字也讓史依弘相當高興。她坦言,辦線上演唱會的初衷就是科普、推廣京劇。直播中,她將上海京劇院二團的鼓師、琴師、京二胡、月琴、三弦、大阮、中阮、小鑼、大鑼、鐃鈸十位同事逐一請上臺,并詳細介紹了每種樂器。此外,嘉賓柴俊為還帶來京劇老唱片,當場播放了梅蘭芳的《太真外傳·聽宮娥》,呼應了當年史依弘一字一句學習大師錄音的學戲經歷。
后臺評論里,有意猶未盡的觀眾建議史依弘一個月開一次,甚至一周開一次直播,表示一定來看。史依弘并不拒絕這些可能性,“但我還是希望每次都有不同的東西帶給大家,是精心準備的,而不是粗糙的。”她表示。
作者:王筱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