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當代重工制造業發展的電視劇《麓山之歌》正在熱播,楊爍在劇中飾演了一個性格古怪,還略有些強迫癥的“科研怪才”衛丞。這個“經?;钤谧约菏澜缋?rdquo;的科研工作者被他演得頗為鮮活,讓人在觀劇過程中不知不覺忽略了演員本人魁梧的身材,以及他以往塑造過的影視角色。楊爍透露,自己演衛丞時用上了中戲上學時的很多笨辦法,包括把拗口的專業臺詞貼滿住處,隨時看到、隨時讀,以形成“肌肉記憶”……
明年,楊爍將滿40歲?;仡檹亩⒌讲换筮@十年,他的演藝生涯堪稱精彩——演得了“上仙”也演得了“草莽”,既能演浮夸的總裁,也能演象牙塔里的學者;他獲得了不小的名氣,也遭遇了很多批評和爭議。談到因為《歡樂頌2》中的“小包總”一角,被批評表演“油膩”,他反思當時沒能權衡好,把每場戲都看得太重了,導致觀眾覺得很膩很煩,但他也認識到“觀眾的質疑其實是一種鞭策”。
所有飾演過的角色之中,楊爍將雷東寶(《大江大河》)視作自己職業生涯的轉折,因為這段表演經歷讓他學會了放下很多東西,撇開了很多雜念,更踏實地活在角色里。而隨著年齡增長,表演經驗積累越多,他現在演戲反而越發的如履薄冰:生怕一句臺詞不對、一個眼神不到位,影響了整場戲的呈現。
年近不惑,他醞釀了十年的“導演夢”終于要落地實施了。他計劃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是關于警察的故事,因為他父親就是一名警察。“40歲以后,我想給自己重新設立一個目標,哪怕它不一定能成功。但這是我想去追求的東西,不成功又能怎樣?我很開心去做這樣的事,也很沉醉其中。”
演繹科研怪才
邊健身邊背圓周率,讓臺詞成“肌肉記憶”
近些年,楊爍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影視角色大多是性格比較外放張揚的,譬如電視劇《歡樂頌》里的包奕凡、《大江大河》里的雷東寶等。電視劇《麓山之歌》里的衛丞跟他們完全不同。他是物理學、材料學雙料博士,智商很高、研究能力很強,生活和人際交往方面卻很差,經常在“天才”和“傻子”的人設之間橫跳,是一個象牙塔里的科研怪才。衛丞日常不在意外表,一副黑框眼鏡配黑眼圈,外加一件衛衣走天下。他平時和父母也不怎么說話,下班后交流最多的是他的AI機器狗。
接到衛丞這個角色,楊爍既興奮又忐忑,興奮的是這次可以有新的嘗試。“我剛出道的時候演了很多文藝片,對于演衛丞還是有一定信心的。”忐忑的點則在于,衛丞臺詞里有大量專業術語,令人頭疼。他只好采用上學時的笨辦法,把所有難記的臺詞寫成便簽,貼在房間的各個位置,隨時看到就讀上一遍,變成一種肌肉記憶。印象中最難記的是跟圓周率、元素周期表、數學對數表相關的臺詞。他就每天健身時把這些內容當成做一組動作的計數器。比如背圓周率,他會一邊背一邊鍛煉,背到101位時正好做了101次的動作。
為了貼近科研怪才的設定,楊爍在形體和語調方面做了很多調整。他整部劇都注意把肩含起來,以隱藏比較壯碩的體型,背包不離身,走路的時候避免平時的風風火火,再加上一些不太協調的動作細節。“衛丞的背包幫了我很多,有了那個包我的表演就有了支點,提醒我整個人保持在那樣一個狀態里。”多年的表演訓練讓他習慣了說臺詞用胸腔發音,聲音低沉暗啞,演衛丞時說臺詞他會刻意使用頭腔發聲,用亮一些的音色來凸顯人物的精氣神。
劇中,衛丞常說一些不加掩飾的大實話,顯得很“毒舌”。在楊爍看來,衛丞并非刻意毒舌,他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對人際關系沒什么認知,不善跟人交流,連和母親對話都是別扭的。“前期他還沒談戀愛的時候,我設計的是,在他說話時能不看別人眼睛就不看,因為他內心是不敢去跟別人正面交流的。”這點小心思源于楊爍的親身經歷,他在很年輕的時候有過一段自卑的時期,那時他跟父母說話就不敢看他們的眼睛。
職業生涯轉折
《大江大河》雷東寶,讓我學會撇開雜念
楊爍曾以憂郁的形象演過文藝片,后來逐漸往“硬漢”路線轉變,如電視劇《生死線》《刀客家族的女人》。中戲畢業十年后,33歲的楊爍迎來了個人演藝生涯的高光時段。他與正午陽光再合作的電視劇《歡樂頌》于2016年播出,“小包總”(包奕凡)的角色讓更多觀眾記住了他的名字。此后,他在電視劇《大江大河》里飾演了小雷家村的村支書雷東寶,贏得贊譽。如今正播出的《麓山之歌》里的衛丞也令人耳目一新。
在他看來,這些角色跟自己都有差距,但又都有一些共性,而這正是他在表演上最“嗨”的地方。“我沒有一個有錢的爹,包奕凡肯定跟我不接近;我從小在小山村長大,雷東寶在農村的那段生活,我記憶里是有一些影子的;衛丞是個理工男,小時候我雖然愛做數學題,但算不上理工男。”在差距和共性之間,他喜歡通過“摳細節”來展現人物特點。比如包奕凡家境優渥,他就會想到這是個非常講究的人,哪怕一根鞋帶都有自己的要求;比如雷東寶是退伍軍人,他會想到,這個人會把在部隊里學到的“為人民服務”貫徹到自己生長的地方……
所有塑造的角色里,雷東寶是楊爍眼中很特別的存在。最開始拿到這個角色時,就被他的結局觸動了。“當站在全知視角看這個人(雷東寶)的結局時,我非常為他惋惜,也非??释苡辛硗庖环N人生。正好這個角色到了我的手里,我就想為他做點兒什么,不想讓他那么苦。”因此,他演雷東寶時一些表演上的處理和小說是有所不同的。他希望塑造出的雷東寶,雖然是脾氣比較暴躁,很雷厲風行的一個人,但也有生活上的小趣味,值得擁有人間的美好。
更特別的一點在于——“雷東寶對我的職業生涯來講是一個轉折。讓我學會了放下很多東西,撇開了很多雜念,能夠更踏實地活在角色里。”楊爍很喜歡雷東寶,他覺得這樣的人為了自己的理想玩兒了命地往前奔,遭遇了坎坷和不公還能始終保持著春筍一般往上長的勢頭,這種人是能給大家帶來希望的。“他們會給予大家一種感覺——不管你經歷多么糟糕的事,只要還能站著,還有口氣兒在,就一定能打翻身仗,就一定還會有前途。”
“小包總”爭議
“油膩”是處理方式問題,沒權衡好
“小包總”如同一柄雙刃劍,擴大了楊爍的知名度,也讓他陷入了爭議。電視劇《歡樂頌2》(2017)里,楊爍對“小包總”的塑造被網友質疑“油膩”,他也從此被貼上了表演“油膩”的標簽。當時他的情緒受了一些影響,覺得自己只是盡努力去塑造角色,為什么會得到這樣的評價?后來當他站在觀眾的角度去看這件事,就逐漸想通了。“觀眾對一個演員有質疑,實際上是一種鞭策。說明大家對我是關注的,是期待我有更好的表現的,那我就更應該找到原因,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今再回看《歡樂頌》前兩季的表演,楊爍認為自己在角色處理上沒有權衡好。“第一季我的戲少,所以用了夸張的方式去處理,觀眾覺得他(包奕凡)一出場還挺有意思的。”但第二季開拍時熱度已經很高,各種各樣的關注也傳遞到了演員端,楊爍覺得自己一定要努力演好,因此把每場戲都看得很重,但這并不是很好的處理方式。
“對于演員來講,表演是需要有起伏的。把每場戲都看得特別重,出來的效果其實就平了。加上第二季包奕凡的戲量又多,會讓觀眾覺得他怎么每場戲都這樣?會覺得很煩、很膩。這是我處理方式的問題,沒權衡好。如果現在再讓我來演,可能會更游刃有余一些。”
雖然知道外界對自己的一些批評和質疑,但楊爍很少主動去搜索和瀏覽相關的內容。“我其實并不太在乎這些東西,我更在乎的是觀眾有沒有記住我演的角色。比如大家記住了‘小包總’‘雷書記’,將來可能也會記住衛丞,我會很高興。我渴望走在街上被人認出來的時候,大家叫的角色名,而不是我本人的名字。”
人生不惑
40歲后,最大目標就是做次導演
電視劇《麓山之歌》里的衛丞“經?;钤谧约旱氖澜缋?rdquo;,而楊爍在工作中也被很多人評價為“很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軸”。比如他看到有人到了現場才開始看劇本就會很不舒服,會想不是應該來之前就在家做好功課嗎?他要求自己一個劇本要看10遍以上,才能跟導演和對手戲演員探討角色。現場要是他把臺詞說錯一個字,一定要求再來一遍,總覺得可以磨得更好。“這會讓人覺得這個人很軸,是吧?但我始終覺得母校把我培養出來,讓我能從事演員這個行業,我就應該對得起這份職業。”
楊爍明年四十歲。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感到自己在表演專業上反而越來越怕、越來越如履薄冰了——生怕一句臺詞不對、一個眼神不到位,影響了整場戲的呈現。因為“怕”,所以才會對表演更苛求。另一方面,經驗和作品、知名度的積累,讓他在角色選擇上逐漸擁有了一定的話語權?,F階段他最想詮釋軍人和警察的角色,這類角色以前他也嘗試過,但還沒有一部讓他自己感到很滿意的代表作。“等我再有一些積淀的時候,看能不能嘗試詮釋一些帝王將相的角色。”
早在2014年,楊爍就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藝術碩士研究生,為當導演做準備。演戲的過程中,他也經常注意向導演請教學習。楊爍告訴新京報記者,他醞釀了十年的導演夢想如今終于要落地實施了,他最近就在籌備自己的導演處女作,那是一個關于警察的故事。“我的父親是一名警察。我十幾歲就離開家,到現在每年跟父親能見上一兩面,特別想為他做點什么。”
為什么選擇現在做導演?楊爍表示:“我明年40歲了,我想在40歲以后給自己重新設立一個目標。哪怕它不一定能成功,但這是我想去追求的東西,不成功又能怎樣?我很開心去做這樣的事,也很沉醉其中。我十年前就在考慮做導演了,我覺得人活著得去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情,而做導演就是會讓我義無反顧地、不計回報地去做的那件事。不管多苦多累,我都是開心的,是享受的。”(楊蓮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