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1月17日,奧斯卡提名環節便會告一段落。本次提名環節自1月12日開啟,今年有資格投票的奧斯卡評委有9579人。人次創下歷史新高的同時,整體比例上依舊是近七成為男性,逾八成為白人,決定小金人歸屬的,仍將是這些所謂的電影業內人士。
三部影片獲勝概率最大
過去的一周,從金球獎結果出爐到導演工會獎、演員工會獎、制片人工會獎等重要提名揭曉,再到評論家選擇家落幕,好萊塢頒獎季已正式進入激戰階段。相比金球獎以及之前的各種影評人獎,真正決定奧斯卡小金人歸屬的,還是隸屬于各大電影工會的這些專業人士(被外界視為最重要“風向標”獎項的金球獎的評委都是各國影視記者,基本和奧斯卡評委毫無關系——目前身兼金球獎和奧斯卡雙重評委身份的,仍只有95歲高齡的盧燕女士)。因此想要成功預測今年奧斯卡的結果,還是要看這些工會獎的提名和獲獎情況。
目前看來,《造夢之家》《瞬息全宇宙》和《伊尼舍林的報喪女妖》三部影片獲勝概率最大,都拿到了導演工會、制片人工會和演員工會的提名,剩下還有《塔爾》《壯志凌云:獨行俠》《女人們的談話》《巴比倫》《阿凡達:水之道》《黑豹2》《貓王傳》《利刃出鞘2》和《鯨》等九部影片拿到至少一個工會的最佳影片提名。也就是說,今年奧斯卡的熱門電影,基本上就在上述這十二部電影中了。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北美票房前三的《壯志凌云:獨行俠》《阿凡達:水之道》《黑豹2》,均在其列,如果它們最終都能獲得提名,那足以創下奧斯卡歷史上一個紀錄。過往,只有在1981年排名年度票房榜第一和第二的《奪寶奇兵》與《金色池塘》,以及1982年排名頭兩位的《E.T.外星人》與《窈窕淑男》都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換句話說,那一階段的奧斯卡評委審美取向和美國普羅大眾的欣賞口味,基本保持一致。
而進入21世紀后,尤其是近年來,奧斯卡評委的欣賞取向越來越偏向小眾文藝片,與一般美國觀眾的觀影偏好漸行漸遠。當然,過去并沒有那么多的視效大片,觀眾的觀影偏好也在隨著時代發生變化。歷史上拿到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年度票房冠軍分別是1979年的《克萊默夫婦》、1988年的《雨人》、1994年的《阿甘正傳》、1997年的《泰坦尼克號》和2003年的《指環王3》,這一名單也反映了上述結論。不知道2023年的奧斯卡上,這一趨勢會否有所逆轉。
最佳男主角與男配角種子選手優勢明顯
最佳影片之外的剩余主要獎項中,《伊尼舍林的報喪女妖》主演科林·法瑞爾的最佳男主角獎和《瞬息全宇宙》中關繼威的最佳男配角獎,相對而言勝算極大。后者的搭檔楊紫瓊,也在最佳女主角板塊具有一定優勢,不過仍需面對來自《塔爾》的凱特·布蘭切特的挑戰。剩余的最佳女配角環節,《黑豹2》的安吉拉·貝塞特很有優勢,但還是要等2月26日演員工會獎得獎名單揭曉后才能看出端倪。
最佳國際影片方面,今年至今都沒有明顯的領跑選手。值得注意的是代表德國出戰的《西線無戰事》,該片上周拿到了音效工會的提名,成為歷史上獲得該項提名的第一部非英語作品。此外,在藝術指導工會和音效剪輯工會那邊,該片也都拿到提名,至少說明在不少好萊塢專業人士心目中,該片已有了不低的知曉度和認可度。
要知道,每年角逐這一獎項的影片數量龐大,奧斯卡評委根本無暇一一欣賞,只能挑選知名度最高的那些來看,因此誰能拿到最佳國際影片獎,很大程度上要看其北美發行方的功課做沒做足。印度影片《RRR》去年年底至今,在北美影院的發行攻勢其實相當成功,能拿到金球獎和評論家選擇獎的最佳電影歌曲,便是明證。原本,該片沖擊最佳國際影片的希望很大,可惜印度電影局并未推選該片。相比之下,《西線無戰事》的宣傳攻勢也一點不弱,畢竟它來自于財大氣粗的流媒體巨頭Netflix,而且對于廣大的奧斯卡評委來說,在家按按遙控器就能看到,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最佳導演獎注定無女性提名人
最后再看看最佳導演獎環節,《造夢之家》的斯皮爾伯格目前看來略微領先,但《瞬息全宇宙》和《伊尼舍林的報喪女妖》也各有各的擁躉。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很難有女性導演獲得該項提名,屆時肯定又會引來美國媒體和社會大眾的一通口誅筆伐。其實,過往兩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都由女性導演獲得,而去年的好萊塢女性導演作品,僅有《女人們的談話》《達荷美女戰士》《蒂爾》《她說》和《曬后假日》這五部比較出挑,結果這五位女性導演既沒能拿到今年導演工會獎提名,作品本身也沒能拿到制片人工會獎提名;也就是說,好萊塢業內人士,普遍并不認可這五部作品本身。
之前的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名單竟無一位女性,就曾讓美國媒體義憤填膺,但原因也不難理解。經歷三年疫情,好萊塢電影工業乃至全球電影產業,或多或少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去年上映的好萊塢新片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有明顯退步,稱之為“小年”毫不為過。而按照全球電影工業的現狀,在距離兩性完全平等尚有很大差距的當下,女性導演在就業機會上受到的影響明顯超過男性同行,也是不爭的事實。
今年的戛納電影節上,藝術總監福茂就曾透露,今年收到的女性導演作品明顯少于往年。而在美國,女性導演本就只占全國導演總數的10%左右,只有歐洲女導演人數比的一半。基數本就不夠,再加上疫情帶來的困難,如果非要金球獎提名女性導演的話,恐怕多少也有一些強人所難。
事實上,這次的美國導演工會獎,雖然最佳導演候選無一女性,但最佳新人導演的提名名單,倒是女性占了五席中的四席,而且《圣奧梅爾》的愛麗絲·迪歐普、《正發生》的奧黛麗·迪萬、《曬后假日》的夏洛特·威爾斯和《海鱔》的安東尼塔·阿拉馬特·庫西揚諾維奇,這些備受影壇期待的女性導演都不是美國人,也充分說明了問題不在獎項本身,而是好萊塢本身經年積累下來的系統性問題。
上周的金球獎頒獎典禮,最終只獲得625萬收視觀眾,對比2021年疫情期間空場舉辦的那一屆的691萬人,少了約10%,而對照2020年1月疫情降臨美國之前那一屆的1840萬收視人數,更是連個零頭都沒達到。今年的金球獎因為種種原因,由原本的周日挪到了周二晚間舉辦,結果同一時段在CBS電視臺播出的美劇《聯邦調查局》(FBI)的收視人數都有744萬,充分說明普通美國觀眾對于此類好萊塢小圈子游戲的興趣已是一年不如一年。歷史上,2008年那一屆金球獎頒獎典禮,因為受到好萊塢編劇集體罷工行動的影響,沒有正常舉辦典禮,只是直接公布了獲獎名單,但愣是這樣,當年還有600萬人觀看了電視直播。(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