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演員這幾年,馮兵迎來了自己事業上的小高峰。電視劇《狂飆》中狠辣、寂寞又不失溫度的殺手“老默”,收獲了不少觀眾的同情和喜愛。隨著該劇的熱播和討論度的增加,演員馮兵也被更多人關注。大家這才發現,原來把這個寂寞殺手塑造得如此成功的演員,曾是一名邊防軍人。
電視劇《狂飆》的熱播,讓劇中老默的飾演者馮兵被更多觀眾認識。 受訪者供圖
關于《狂飆》
在福利院里,找到老默和女兒的距離
基于此前的兩次合作,導演徐紀周選擇馮兵來出演電視劇《狂飆》中的殺手陳金默一角,但因為這個人物有點復雜,導演又多少對馮兵有點擔心。看過劇本的馮兵,對陳金默同樣很感興趣,他喜歡老默身上那股執著勁兒,“老默這個人本身是有劣根的,但他又特別單純,而且是一個敢愛敢恨的人。”這樣的人,馮兵在生活中好像沒怎么遇到過,但他又覺得老默很熟悉,所以這次出演對馮兵來說是一次挑戰和磨煉。
為了讓導演放心,馮兵沒少下功夫。劇中,陳金默是殺手,也是父親。他坐了六年牢,才知道自己還有一個女兒。出獄后,第一時間就是找到女兒,并排除萬難把孩子留在身邊撫養。參考了劇中陳金默和女兒的情況,馮兵找了一家福利院,去觀察和尋找陳金默與女兒的關系和狀態。當記者問到馮兵為什么要選擇去福利院體驗生活時,他說:“首先生活中我并不是一個父親,再加上老默和女兒的關系又比較特殊。”
為了不影響福利院孩子們的正常生活,馮兵更多的是和工作人員交流,聽到了很多故事,他也會在一旁默默觀察。看到這些特殊的孩子,馮兵的觸動很大。為了保護孩子們的隱私,他沒有過多講述福利院里的見聞,但也分享了一個細節:他曾看到一個小朋友在玩鬧時,忽然說出了很多成年人都難以說出口的語言,那一瞬間馮兵被刺痛了。他很震驚,但是很快也意識到,孩子之所以能夠說出這樣的話,可能正是因為他太缺少愛了。
所以,在劇組,馮兵第一次見到劇中飾演女兒的小演員時,就對她說:拍攝時你不要叫我,也不要碰我,我也不會碰你,但我會在整部戲里一直照顧你。“我想把這種特殊的父女關系保持的又有距離感,又有親密感。因為距離產生美,我想要這種美一直都保持在臨界點上。”
劇中,陳金默剛一出場就交代了他的成長背景,很早就父母雙亡,也沒什么親人。所以,在福利院的體驗不但讓馮兵體會到了和女兒的關系,也幫他找到了陳金默的一些心理依托。
第一場戲,讓導演認定他就是老默
馮兵給陳金默豐富了人物前傳,除了無父無母、性格暴躁,也融入了很多自己情感上的體驗,“我在部隊很多年,也有特別好的戰友,包括以前帶過的兵,已經有人不在這個世界上了。我會把這些零碎的悲傷都加在陳金默的前史上。雖然我是一個享受孤獨的人,但我要演出陳金默因為孤獨帶來的痛苦和悲傷。”
徐紀周導演的劇組有一個特點,拍攝間隙,演好人的在一塊玩,演壞人的在一塊玩,大家彼此也不說話。而馮兵為了讓自己徹底進入老默的狀態,幾乎誰都不理,除了拍攝,跟大家在現場交流很少。他笑稱,一個副導演還提醒過工作人員,讓人看著點馮兵,別再抑郁了。
陳金默的第一場戲就是在監獄受審,這也是馮兵進組拍的第一場戲。正是這場戲徹底讓導演徐紀周和對手戲演員張譯認可了馮兵。合作之前,馮兵就聽聞張譯是一個很嚴謹的人,因為是第一次合作,又不是很熟悉,張譯也有點沒底,但第一場戲拍完,馮兵記得張譯對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老默挺好的。
“我也特別感謝張譯老師,那天拍完第一條,張譯老師問我能不能變一種演法。所以我一共哭了三條,最后導演選中了無聲哭的那條。包括后來他給我提的一些建議和指導,對我幫助都很大,我心里特別感激他。”
殺李順,證明陳金默是個縝密的殺手
《狂飆》熱播后,曾有一個70多歲的老刑警給馮兵留言,說陳金默的一個特寫讓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辦過的一個案子。那位老刑警覺得陳金默和那個人一模一樣,這條留言讓馮兵特別有感觸。
馮兵有不少戰友轉業后都當了公安,也有獄警,為了演出陳金默的氣質,他沒少跟這些戰友取經。除此之外,馮兵之前也拍過一些監獄的戲份,對監獄生活有過一些了解。“大家別看演反派挺過癮,但生活中做人還是要遵紀守法呀,千萬不能沖動。”
馮兵很感謝觀眾對陳金默這個角色的喜愛,但馮兵也表示,陳金默出獄后沒有改好,又墜入了更深的深淵,除了命運的催使,也因為他本身存在的劣根性。比如他在莽村殺掉的工人李順,“很多觀眾也問我,說陳金默殺的好多人都該死,但他為什么要殺李順。”馮兵解釋道,作為殺手,陳金默其實是一個很縝密的人。“通過李青(劇中李順兒子)的臺詞已經交代了,陳金默不止一次出現在工地上,而且三番五次跟李順聊天,一身魚腥味兒。這說明陳金默一直都在摸排目標,選擇李順,正是因為他們家非常困難。”陳金默的目的就是要讓工地停工,他深知只有搞垮一個這樣的家庭,才能讓這件事更受政府和社會的關注,也才更有可能達到目的。
叫高啟強“阿強”,是有原因的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劇中其他反派見到高啟強都叫“強哥”,只有老默叫他“阿強”或“老板”。關于這一點,馮兵說這是他和張頌文一起商量的結果。因為老默把高啟強當成過命的兄弟,“一方面老默出獄后,是高啟強給了他安家立命的工作和住所,他才有能力獨立撫養女兒。另一方面,是高啟強告訴他殺死孩子母親的兇手是徐江,而殺徐江那天他倆是一起去的。從殺徐江開始,老默就已經完全信任高啟強了。”
此外,劇中有好幾場老默和高啟盛的對手戲,老默多少都會照顧著高啟盛一點。這也是因為高啟強的關系,他把高啟盛當弟弟,即便知道高啟盛并沒有把他當哥哥,也會照顧著他。
而老默與高啟強之間的臺詞和對話,也頗為耐人尋味。“我和頌文哥大部分的戲都是即興的,我倆的臺詞很多都是邏輯上跳著走的,好多話都用腦子在說。這種臺詞特別好,是有意義的。”比如有一場戲,高啟強說:安欣(張譯飾)也成長了不少。老默接:你是不是要對付安欣?還有一場戲,高啟強來魚檔找老默,臨走時要給老默一盒茶葉,老默說:上次給的還沒喝完。高啟強回:上回沒喝完,你這回不給我泡茶?老默就樂了。“這些都是即興的,我當時也不知道為什么樂,但是那個感覺是對的。后來他要走,我覺得他給我茶葉,我要回送他點什么,一摸兜是女兒給的棒棒糖,我叫住他,給了他棒棒糖。所以說頌文老師很厲害,他扒開糖紙,突然就笑了,眼里含著淚說:我有什么壓力呀。”
馮兵回憶起這段戲說,“表演是什么?表演絕對不是物理反應,一定是有化學現象的。”
人生事
從邊防軍人到演員,表演是有使命感的
2001年,馮兵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邊防五團入伍,成了一名邊防軍人。那個時候除了站邊防,就是喂豬、養羊,在沙漠里種菜。雖然日子過得艱苦,但是也對馮兵影響非常大。“在那里,你會對生命的意義產生很多問號。我本身就喜歡野生動物,會覺得人很渺小,人類并不是地球的主人,萬物皆可是。”
后來,馮兵調回北京軍區當了通訊兵,業余時間嘗試寫小品劇本,有的還拿了獎,馮兵開始對這個行業越來越感興趣。再后來他被調入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文工團。2008年,馮兵不但榮獲了“空軍優秀演員”的稱號,還多次在文藝比賽中立功。“我特別感謝基層連隊對我的栽培和幫助,也是那段經歷讓我在意識形態上有了一定的規范。對我來說,表演是有使命感的。”
幾年前,馮兵轉業正式成了一名個體戶演員,也有人問他,從軍隊到演藝圈適應嗎?馮兵說,剛入行的時候,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也有看不慣的時候。但轉念一想,也不全是別人的錯,可能還是自己的問題,“這個行業,是有很多榜樣的,比如張譯老師、張頌文老師都是我的榜樣,我就跟著榜樣走,堅守住自己的底線。我本身也不是貪心的人,夠吃夠喝就行了。”
如今,《狂飆》熱播,讓更多人認識了馮兵,他很開心,但心態還是很平和的,“我一直覺得演員和觀眾之間是有一堵墻的,這堵墻就是角色。我不覺得大家喜歡我,大家喜歡的是我的角色,我也希望大家不要跨過這堵墻。我享受我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停地創作不同的人物。”
轉業才幾年,擁有了代表作,也被人看到了,馮兵承認自己是幸運的,但他并不認同自己是順利的,“我覺得文藝圈應該是逆境。”他說,這只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演員這個職業并不是一個特別舒服的職業,對于演員來說舒服富足的日子并不是什么好事,“我覺得演員應該像一個僧人,只有好好修行,才能刻畫出有深度的角色。”(記者 張坤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