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主演的熱播劇《他是誰》會員收官,青年演員陳雨鍶在劇中飾演颯爽的聶小雨。生活中的她喜歡養蝴蝶,喜歡射箭,喜歡不斷跳出舒適圈,不斷挑戰和試探自己的能量邊界。陳雨鍶從小獨自在外求學,練就了一股“什么都不怵”的勁頭,也正是這樣的氣質讓導演一下就認定了她就是“聶小雨”。
陳雨鍶。 受訪者供圖
陳雨鍶
出生日期:1996年6月30日
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
代表作品:《閃光少女》《唐人街探案》《他是誰》
出演《他是誰》,研究聶小雨的復古穿搭
陳雨鍶第一次和《他是誰》的導演見面時,導演就覺得她和聶小雨身上有一種氣質很像,陳雨鍶分析應該就是“什么都不怵”的勁兒,讓導演確定了她就是聶小雨的最佳人選:“我坐在那就一直盯著導演看,他可能覺得我和小雨很像吧。”陳雨鍶回憶道。
拿到劇本,陳雨鍶對聶小雨有一種很自然的心痛和喜歡,“她受到了一些傷害,但是她沒有一直沮喪,覺得生活過不下去了,她看起來比任何人都開心,甚至想把這種開心傳遞給別人,感染愛的人。”陳雨鍶覺得聶小雨在第一次被侵犯的時候選擇了隱瞞,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在強顏歡笑,她努力在說服自己、隱藏傷口,甚至是騙自己,“她不單是騙了別人,也是在騙自己。”這種認知讓陳雨鍶感到非常心疼:“聶小雨的外表越是像刺猬一樣,渾身都是盔甲,其實她內在就越脆弱,這也是我覺得這個人物比較有層次的地方,也是很吸引我的一點。”
為了讓聶小雨的形象更加鮮活,陳雨鍶做了不少功課,光是外形方面她就下了不少功夫。陳雨鍶翻閱了大量上世紀90年代的時尚雜志,了解那個時代明星的照片,熟悉當年國內甚至亞洲地區最流行的服飾搭配、發型妝容等,還參考了很多自己媽媽當年的搭配思路。“聶小雨這個角色除了要推動劇中案件外,她的人設也是上世紀90年代最時髦的時尚先鋒。”陳雨鍶說劇組的造型老師也給力,淘來了很多當年的時髦服裝,包括夸張的耳飾、高領毛衣、高腰褲、喇叭褲等,讓她完全可以發揮搭配靈感。“我們那個發型也特別有講究。”陳雨鍶說。劇中聶小雨的發型,前面劉海兒有一個特別的弧度,叫“招手停”,再配上空氣劉海兒,是當年最時髦的一種發型,既有年代感,又符合聶小雨時髦先鋒的人設和定位。
“聶小雨”對“衛國平”不只是男女之情
而說到聶小雨與衛國平(張譯飾演)的感情,陳雨鍶感慨,這兩個人太有默契了,兩人都很清楚對方的心意,但是又都很有分寸感。聶小雨對衛國平的感情,陳雨鍶覺得除了有對救命恩人的崇拜之外,還有很多層面的情感——首先他們算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鄰居,雖然衛國平比聶小雨大不少,但是從小的相處,讓聶小雨對衛國平有很多了解:“而且我覺得喜歡一個人,一定是有天生吸引的。”當然,衛國平對聶小雨的救贖也讓她徹底將內心甚至生命依賴在了衛國平的身上:“我覺得他們倆的感情,不只是男女之愛,是有各種復雜的情緒在里面的,比如救贖、崇拜和依賴。”劇中聶小雨一直叫衛國平“老頭”,陳雨鍶說這個是劇本里一直就有的,是兩個人很親密的稱呼,“雖然兩人年齡有一定差距,但這個‘老頭’并不是字面意義上的說衛國平老,是親密的人之間很特別的稱呼,是有含義的。”
而塑造這個角色最難的部分,陳雨鍶覺得是對聶小雨心里細節上面的把控,比如什么話會刺痛她,讓她想起什么?“因為很多戲不是在詞兒里,而是在眼神里,所以要掰開了、揉碎了去梳理每一場戲的邏輯。”劇中,聶小雨的過往并沒有用大篇幅去展現,所以有很多橋段需要預埋線索,比如早期有一場戲,聶小雨說:老頭,你是不是嫌棄我?“這就是一個預埋,我們需要埋多少線索?要傳遞什么信息給觀眾?這些都需要拿捏。”
合作張譯:“他就像叮當貓”
《他是誰》已經是陳雨鍶和張譯的第二次合作,兩人的第一次合作是2018年的電影《刀尖》。相比上一次,這次陳雨鍶和張譯的對手戲更多,交流也更多,“學到了很多東西。”陳雨鍶說。“我能感受到譯哥身上有很多能量,他就像叮當貓一樣,隨時可以拿出來一個特別好的主意。”
陳雨鍶特別喜歡的一場戲就是張譯臨時和導演商量調整出來的,“就是那場衛國平在醫院醒來看見聶小雨,然后說:‘我夢見你了’。”這場戲中,衛國平被聶小雨涂了口紅的橋段就是張譯現場臨時想到的點子,包括他醒來說的那句“我夢見你了”:“都是我們現場加的,譯哥就是能想到很多可以準確表達出信息和人物關系的細節,又能讓這場戲更生動有趣。”
包括還有一場戲,是衛國平對聶小雨通過“站住”的暗語表達了自己心意后第一次見面,聶小雨對衛國平施展了“拋媚眼”等撩人的性感技巧,其實這也都是張譯對陳雨鍶現場教學的結果,而對于聶小雨“撩撥”衛國平尺度的把握,陳雨鍶說其實壓力并不大,“就是一個女孩兒在剛剛確定心意的男人面前表現的小情緒,邏輯上是沒有問題的。”
其實很多刑偵劇中都有感情線,但大部分都不被看好,《他是誰》似乎成了例外,觀眾不但接受了聶小雨,甚至當聶小雨性命攸關時,很多網友呼吁不要讓聶小雨下線,“其實劇剛開播的時候我也會擔心,但是播到后期我發現大家還挺喜歡這個角色的。我覺得首先因為聶小雨她本身也是故事中的受害者,她不光是一個簡單推動劇情的工具人。另外講述刑警故事,除了工作也會有生活的一面,衛國平在愛情上面的克制,其實更能夠突出他在工作中的嚴謹。”
喜歡激發潛能,就算失敗也可以
陳雨鍶3歲開始學習舞蹈,12歲時考入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學習中國舞專業。雖然是舞蹈專業,但學校會從聲、臺、形、表多方面培養學生,陳雨鍶在這些課中發現,自己好像對表演課最喜歡。于是在選擇大學院校時,她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系,并先后接拍了《閃光少女》《唐人街探案》《誤殺2》等作品。
《唐人街探案》中的“牙套妹”一角,是讓陳雨鍶在表演上感受到很大變化的角色:“最開始我完全不相信自己能勝任,無法想象我演出來是什么樣。”后來導演對陳雨鍶說,之所以選擇讓她來演,就是因為看到她身上有這樣的特質,讓她放心。在陳雨鍶最迷茫的時候,她感受到只有把自己放空,然后變成“牙套妹”才行:“完全用感受,一點設計和理論都沒有,我就忽然進入了一個很神奇的世界。這個感覺很難形容,就是你忘掉了自己是誰,也感受不到自己,更不會像平常那樣思考。”陳雨鍶說這種感覺很奇妙也很珍貴,是一種讓人上癮的感覺。“拍完這部戲后發現,我并沒那么了解自己,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我應該還有很多根本沒有發現的樣子。”陳雨鍶感慨,這大概也是演員這個職業的魅力。
不喜歡舒適圈,喜歡刺激和挑戰,陳雨鍶總結自己是一個愛冒險的姑娘,“總覺得我得干點事以此來發現潛能或者去證明自己,就算失敗了也可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