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文藝演出中,第一個節目《水墨入詩畫》驚艷觀眾,舞者李倩身穿裙擺長達5米的青綠色長裙,在水墨山水中“游動”。
很多眼尖的網友發現,這位優雅的舞者,也是今年大熱舞劇《紅樓夢》中王熙鳳的扮演者,亦是2023年央視春晚舞蹈節目《錦繡》中領舞的“錦繡”。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李倩曾在2014年前后主動離開舞臺,一心“退圈”,時隔四五年才再度回歸舞臺。近日,李倩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敞開心扉談起她離開又復出背后的心路歷程。
身穿百斤長裙演繹流動山水
亞運會開幕式文藝演出同步直播后,一個話題沖上熱搜:穿著100多斤的青綠山水裙跳舞是什么感覺?
這是最適合李倩來回答的問題。節目中,她穿的長裙裙擺上有很多立體山水,還有亭臺樓閣的剖面,青藍色的色調讓她在水墨色的地屏背景中化作一抹丹青。李倩踩著緩慢的圓步行進,舞出典雅端莊的舞姿。對于一個擁有多年舞臺經驗的演員來說,這些動作不算難,難的是要與這條獨特的長裙“打配合”。
“這條裙子很長很重,對動作的限制確實不小。”李倩說,裙子重到擁有很強的慣性,拖著裙子走動,她停下來,裙子卻不會馬上停下來,還有慣性的力量和她拉扯。
除了要用力帶著裙子,李倩還需要隨時注意自己的步伐與地屏上影像的配合,前后都不能失誤。“有一次帶裝彩排時,我停下來,裙子里支撐的鋼圈沒有停,我直接踩到鋼圈。”要在平時,舞蹈演員多做一個動作就能補救,但這個裙子太大了,李倩直接撲在地上,這也讓她心理壓力很大。尤其是開幕式當天早晨,杭州還下了雨,李倩更加擔心,但好在很快雨就停了,現場的表演十分順利,李倩化作“移動的山水”游入巨幅水墨畫卷。
身披光環卻曾毅然選擇退圈
這不是李倩第一次參加大型體育賽事的文藝表演,2004年,她就曾參加過雅典奧運會閉幕式的“北京八分鐘”演出。這位“85后”的姑娘舞蹈天賦極高,9歲學習舞蹈,16歲就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從小到大將“CCTV舞蹈大賽”“桃李杯”“文華表演獎”等獎項拿了個遍。但在2013年之后,她卻毅然選擇離開舞臺。
那時候的李倩還不到30歲,完全不是舞者“功成身退”的年齡,但她心里一直充滿糾結。李倩敞開心扉,“拿了獎表面上好像自己得到了一切,但站在舞臺上,我覺得光芒不是自己的,是別人的反射光。”
于是,李倩做了個驚人的決定,“退圈”,不再跳舞。或許她與舞蹈的緣分本就未盡,2018年,她的朋友、青年舞蹈家黎星邀請她,參加黎星與李超共同執導的舞蹈劇場《大飯店》,李倩突然有點動心了。
“我之前跳的基本上是傳統舞劇,而我很早就認識黎星,覺得他想法很多,很有創意,就想要不試試。”嘗試重新回到舞臺,李倩內心依舊糾結,“我一會說行,一會說不行,反復推拉,直到首演完那天,我還跟黎星說‘我不演了’”她真誠地一笑,“我要感謝黎星和李超的包容,整個團隊在一起就像家人一樣,也接受我的推拉。”
救場央視春晚跳《錦繡》
2023年春節前夕,一個央視春晚的邀約突然找到了她,因為節目變動,舞劇《五星出東方》中的舞段《錦繡》表演需要一個領舞,節目組找她救場。
這是一段表現大漢風姿的舞蹈,剛柔相濟,動靜互補。“它的發力方式很不一樣,節奏感也不同,小動作也多,都處理好才能跳出這段舞蹈獨特的味道。”李倩說。不過,她還是克服了這些困難,和一眾舞者成就了這段出圈的《錦繡》舞段。
最近這一年來,李倩還有一個角色廣為觀眾所知,那就是江蘇大劇院出品的《紅樓夢》中的王熙鳳。結束亞運會開幕式文藝演出的第二天一大早,李倩就從杭州坐高鐵前往南昌,在那里連跳兩場《紅樓夢》,結束后又很快返京。
雖然勞碌,但在接受采訪時,李倩的言談充滿松弛感,回顧自己的“退圈”與“復出”,她說,“現在跳舞和原來完全不一樣了,它不再是別人給我的外在任務和目標,而是我能從中找到自己、感受到自己的一種方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