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有這樣一家店,店名叫“新旺美食林農家菜”,是當地家喻戶曉的餐廳。
餐廳有名,不只是好吃實惠,更因為老板俞迎春數十年如一日的暖心故事。
午飯時分,店內已經有不少客人。俞迎春不在大堂招呼客人,而是忙著在后廚打包幾份單獨的餐食。白灼蝦、紅燒肉、番茄炒蛋和清炒菜心……餐食用一次性餐盒一份份仔細裝好,再套上保溫袋,這是俞迎春待會兒要送去給社區困難老人的。在他看來,這是自己每天最重要的工作。
俞迎春打包給老人的餐食。王崟欣攝
11點半,俞迎春準時走出店門,徑直來到一旁的嶺南路700弄小區40號樓,上樓、敲門,屋子里,年近90歲的高錦芬已經等候多時了。由于生病,高錦芬生活長期不能自理,吃飯成了難題。得知情況后,俞迎春自告奮勇為老人送飯,一年365天,風雨無阻,并且一送就是6年。
高錦芬是俞迎春每天送餐名單中的一個。這份名單共有5人,全部是困難老人,是社區和俞迎春一道商定的。“每次去,老人就等在家里,我把飯菜送到他們面前,他們對我說謝謝,像是一種交接儀式。”俞迎春說,每天送餐,也方便留意老人的健康狀況,一旦敲門超過10分鐘沒人應,就要立即聯系社區。
俞迎春送餐,是為了回饋街道。2000年,他和妻子帶著僅有的500元,滿懷希望地從崇明農村來到臨汾路街道的嶺南路,一心想要在這里開一家餐館,可初來乍到的種種難題令他十分無助。就在這時,臨汾路街道伸出援手。終于,店開起來了,生意也越做越好。“沒有臨汾路街道的幫助,就沒有我的今天。從店鋪的選址,到營業執照的辦理,再到裝修和招工,到我們家庭的發展,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街道和社區的支持。”
老人在店內聚餐。王崟欣攝
不光為老人送餐,每逢佳節,俞迎春還會在店內擺上幾桌好菜,邀請社區孤老到店里免費用餐。為了更好服務社區、服務老人,“新旺美食林”還成為了臨汾路街道的社區長者食堂。“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讓社區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感到溫暖。”俞迎春說。
今年中秋,俞迎春的店里又熱鬧起來,兩張圓桌前,20多位老人圍坐在一起。“清蒸土雞、八寶鴨、毛蟹年糕,都是我們喜歡的菜。”70歲的徐鳳娟穿著喜慶的紅衣裳,笑得很開心,“逢年過節都在這里,就像我們的第二個家。因為有它,我們也能感受到節日的熱鬧、家的溫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