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村民攔車視頻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發布者稱,在紹興遇到村民攔路封橋,現場上百輛車滯留。網傳視頻顯示,多名男女在道路上放置路障,致使過路的車輛無法通行,現場排起長隊。其中一輛白色小轎車車主與攔路者發生爭執,車主稱自己急著去接孩子,但攔路女子說道:“你直接報警好了。”
攔路村民:確有其事 但實屬無奈之舉
村民為什么攔路,事情真相究竟如何?1月16日中午,記者趕到了事發現場。經過輾轉詢問,確定事發地位于紹興市和杭州市的交界處,紹興市柯橋區楊汛橋街道和門程村。在和門程村,記者找到了視頻中攔路的一位村民,她說,攔路封橋確有其事,但是做出這樣的舉動,也是無奈之舉。
“這是我們出村唯一通道,但是路太陡了,還沒有紅綠燈,非常危險。我們一直在反映這個問題,半年了沒有解決。開始他們答應我們,把大路修好就解決我們這條輔路的問題,后來大路都做好了我們這里還沒有動靜,大家肯定就著急了。”該村民說。
在現場,記者看到這里正在修路,該村的出村道路與主干道形成丁字形交叉,主干道上經常有大型貨車疾馳而過,而出村道路坡度約20度,高度約1.5米,村民駕駛電瓶車、三輪車上坡顯得略微吃力,同時開出交叉口都要小心翼翼,避免出現兩車相撞的情況。
“前兩天還有接送孩子的村民從這個路出來,結果直行道車子開得很快,突然開過來,她剎車都來不及,直接人和車都翻倒了,導致腿受傷。”
“每天四點多都是老人接孩子的高峰期,但是沒有紅綠燈,所以就很混亂。”
“這個路很陡,我開手動擋很不好開,經常溜車。”
大家紛紛反映,出村通道坡道陡、沒有紅綠燈,有安全隱患,可是卻遲遲得不到解決。記者聯系上和門程村黨委書記胡利土。胡利土說:“這條道路涉及村里兩百多人的出行,之前我多次跟現場施工單位負責人反映過這個問題,紅綠燈是在規劃里面的,但是他們說要先做主路,再修輔路。”
1月16日下午,紹興市柯橋區楊汛橋街道辦事處針對該事件發布了通告。記者前往柯橋區楊汛橋街道辦事處,街道辦副主任譚耀慶告訴記者:“現場有人報警,警察到達后,疏散了被堵住的十余輛車,整個擁堵過程持續大概15分鐘左右,隨后該村黨委書記就到達了現場,疏散村民。就村民反映的問題,當天街道、村民代表、施工單位進行協商,施工單位承諾將盡快安排該坡道施工,滿足村民的出行需求。”
村民的訴求為什么遲遲沒有得到解決?記者采訪柯橋區建設集團
那么,為什么村民關于安全隱患的訴求,拖了半年,都沒有得到解決呢?記者聯系上項目方紹興市柯橋區建設集團,該集團副總經理舒亞明介紹,現場施工的項目為杭金衢連接線接03省道東復線工程,為區級重點交通項目。該工程于2022年7月進場施工,工期兩年,和門程村為主要途徑村落,目前已經基本完工。
“紅綠燈本來就在規劃里面,2023年7月已經預埋紅綠燈地下管線,施工圖在網上也公示過,預計2024年3、4月份等道路修好了會一起安裝。我們負責把路造得安全、有效,村民的想法并不清楚。”舒亞明說。
對于項目方的說法,村民方顯然不認同,“他們做了計劃,可是我們眼下的安全隱患怎么辦?“和門程村一位村民說。“他們施工主要在趕主路進度,對于輔路的建設以及村民訴求有不重視的情況。”上和門程村黨委書記胡利土說。
村民說,之前遲遲不安裝,可就在記者采訪的第二天,1月17日上午,臨時紅綠燈安裝完成。
另外,對于居民反映的坡道問題,舒亞明說:“村口的道路我們之前加寬過三次,做了5米寬接坡便于當地村民通行,但是涉及到土地征遷問題,進場施工受到過村民阻攔,剩余8米寬接坡待楊汛橋街道、村委征遷問題協調完成后再進行施工。 牽涉到政府、村民、施工方多方,一直沒有協調下來。我們將在10天內加寬該村道路,并減緩坡度。”
今后應該如何避免類似事情發生?舒亞明說:“我們將加強與街道,村民,施工單位等各方的信息共享、交流,同時多開協調會,聽取該工程相關各方意見。”
對于問題處理最新進展,記者將持續關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