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4.5萬粉絲每天蹲守在她的直播間
他們想看的,不僅僅是一部講演版的《紅樓夢》
更是一個普通主播的成長史
“你安靜些看戲吧,還沒唱《山門》,你倒《妝瘋》了。”
一位身著粉色清代服飾、頭戴珠花的女主播,手拿手帕,用尖細的嗓音說道。單聽聲音,頗有1987年電視劇版《紅樓夢》里“林妹妹”的味道。
說完她又連續變換幾種音色,模仿起賈母、芳官等人的表演,間或講解情節,還不時與觀眾互動,提問“能聽出來這是誰嗎”。
小唯在直播講演《紅樓夢》片段。
這位在直播間“演名著,講經典”的主播,就是@小唯有戲。她把《紅樓夢》講得通俗易懂,又一人分飾多角進行表演,還穿插著講解中國傳統文化知識,被許多粉絲稱贊“紅樓活了”。
有人懷疑她是學過表演的專業演員,也有人好奇她背后是否有“高人”指點。但小唯坦言,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表演,是她跟著87劇版《紅樓夢》一幀一幀自學的;講解,她花了1年時間寫下50萬字的腳本;每天直播2小時,背后是10個小時的資料研究和整理。
如今,4.5萬粉絲每天蹲守在她的直播間,他們想看的,不僅僅是一部講演版的《紅樓夢》,更是一個普通主播的成長史。
01
“人生至暗時刻,《紅樓夢》救了我”
人生的前四十年,小唯都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會成為一名主播。很長一段時間里,她的人生,是沿著一條既定的軌道平滑運行的。
2000年,她從一所大學的經濟法專業畢業,進入國企成為一名銀行職員。在當時,這是一份人人羨慕的工作:朝九晚五,收入可觀,穩定體面,稱得上是半個鐵飯碗。
可偏偏,小唯是個愛折騰的性子,年輕的腦子里有一大堆想法和創意,卻無處可施。7年后,她決定結束日復一日的循規蹈矩,辭職去創業。
她做過服裝生意,開過美容會所。2019年,小唯的創業之路來到一個新階段,她投入了幾乎所有身家,和幾個朋友合伙開店。就在她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疫情來了,錢賠了不少,小唯的人生也跌入谷底。
年屆四十,一事無成,沮喪和悲觀,讓她開始無意識地自我攻擊和否定。為了走出死胡同,小唯決定去書里找答案。
以前上學的時候,小唯的語文成績很好,作文經常被老師當作范文來朗讀。她喜歡讀書和寫作,工作后,還曾報考過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的研究生,也斷斷續續寫下了幾十萬字的散文作品。
身處人生的至暗時刻,她感到,或許文字可以拯救自己。書架上那本書色泛黃的《紅樓夢》,是她當年高考后讀的第一本書,“就是它了。”
小唯家里的《紅樓夢》和從圖書館借來的各類評析書籍。
年少時讀紅樓,看到的只有寶黛愛情故事,而中年重讀紅樓,小唯開始在每一個人物身上尋找自己人生的解法。
她發現,悲喜交加才是人生的常態,比如王熙鳳,即便一生精心謀算,到頭來也只是一場空;又比如秦可卿,那么完美無缺,結局亦是自縊而亡(另有說法是病逝);而有能力的人,也可以逆天改命,比如出身卑微的丫鬟小紅(林紅玉),懂得創造機會、抓住機會,成為鳳姐的左膀右臂。
小唯記得,自己當時正是被小紅這樣的小人物觸動,下定決心要自救,“只要我不放棄,沒人能打倒我。”
她開始認真復盤自己此前的工作經歷,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可以干什么。“相比實體經濟創業,線上試錯成本更低,加上從小就有個演員夢、文學夢,我決定投身自媒體,也沒想過能走多遠,大不了就再去找工作。”
2023年6月,小唯在自己的抖音賬號“小唯有戲”,開始了第一場直播。
一開始,她的想法很簡單,沒有什么明確的定位和人設,只是想結合自己的經歷,向更多人分享《紅樓夢》里一些可以遷移到現實中,用來療愈自己的故事和方法。
相比過去無數關于《紅樓夢》的品鑒點評,這是一個有些另類的視角,但小唯覺得,既然自己可以被這本書治愈,那或許別人也可以、也需要。
02
直播講演《紅樓夢》,原創50萬字腳本
幾乎每一個素人新主播,都會經歷在線人數寥寥無幾的尷尬,小唯也不例外。
剛開始直播時,她不懂什么技巧和話術,就照著《紅樓夢》原著讀,偶爾加點自己的感悟體會,但原著文本語句很繞,其中又有許多隱喻,且人物關系非常復雜,單是讀出來很多人都聽不懂。
小唯記得,最慘淡的時候,直播間在線人數為0,“機器人都被我講跑了。”
于是,她重新梳理口播腳本,對原著進行更“白話”的改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講故事,更容易引起觀眾的興趣。
可平臺上會講故事的人很多,怎么樣才能脫穎而出?小唯想,自己是否可以一邊講一邊進行角色扮演,用符合人物性格特點的語氣、神情、動作,去把《紅樓夢》演出來,這樣直播或許會更有趣、更立體。
她找來了1987年版《紅樓夢》,作為一名70后,這是她看著長大的電視劇,也是她心目中的劇版經典。
放著電視劇,她一幀一幀地去看,研究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這些個性特點非常鮮明的角色演員,是怎么說臺詞的。“聽一句,學一句,錄下來,再回放,找差距,再改進。”就這樣,作為一個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也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普通人,小唯一點點地打磨起了自己的演技。
這一招效果不錯,來看直播的人慢慢多了起來。有粉絲評價說,閉著眼睛聽就是1987版《紅樓夢》重現。這讓小唯一下子信心倍增,除了練臺詞,她也開始模仿演員的表情和肢體語言,每天吊嗓子,還專門買了戲服、化好舞臺妝出鏡。
小唯前期直播講《紅樓夢》時的妝造。
也有犯難的時候,在講到“劉姥姥進大觀園”時,小唯一直模仿不出劉姥姥的憨態。后來她發現,電視劇里劉姥姥的扮演者嘴巴有點“地包天”,她來了靈感,用牙齒把下巴往前頂著說話,一下子找到了感覺,很快放下了包袱去演。
不過,相比電視劇的場景化呈現,直播間一人分飾多角,又會產生一個問題,就是觀眾稍不留神,就會產生疑惑:這個人物在這個時候為什么要這樣說話?她面對的是怎樣一個情形?其他人又作何反應?
看著屏幕上一連串的“為什么”,小唯覺得,她得讓觀眾弄清楚更多細節,“比如,林黛玉這兒為什么要皺眉,為什么拿手帕子擦臉,又比如,書里說的寶玉穿的粉底小潮靴長什么樣。”
這就不只是表演、還原和個人品讀的問題了,而是需要搜集大量的資料,包括有史以來紅學名家的各類點評分析,甚至是史料卷宗,才能確保傳遞給觀眾正確的信息和知識點。
小唯開始頻繁跑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和濟南市圖書館的讀者卡、借書證,她早年就辦了個遍,現在都派上了用場。“我就信得過出版物,所以基本都是去圖書館找資料,幾乎沒有在網絡上查過。”
小唯的圖書館借書證和讀者卡。
她以紅樓夢庚辰本(庚辰年間所刊行的版本,由曹雪芹所作的《紅樓夢》初稿)為底本,輔以胭脂齋(《紅樓夢》抄本系統《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主要評點者)和畸笏叟(僅次于脂硯齋的《紅樓夢》第二大評批家)的點評,參考馬瑞芳、蔣勛、歐麗娟等人的賞析,一字一句地在電腦上敲出了屬于自己的《紅樓夢》講演腳本。
她一共寫下50萬字的腳本,把原著改編成劇本的對話體,對知識點進行標注解釋,再加上自己的感悟看法,還有許多別人看不懂的字母標識。
小唯自己寫的講演腳本,直播前她會打印出來做好標注。
“那是我用來提示自己哪里應該加音效的代碼,這個腳本大概只有我自己能完全看懂。”小唯說,為了讓觀眾更入戲,她經常在講演中配上不同的音樂、音效,比如嘈雜的人聲和馬蹄聲,表示接下來這段對話發生在室外街道上,北風呼嘯的聲音,可能暗示著故事要迎來一個悲劇的收場。
在小唯的直播中,還能經常聽到關于中國傳統文化和習俗的知識,比如,中國古代的聘禮考究與妻妾制度、古人“拜把子”的流程儀式等等。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形式升級、腳本細化和知識科普,如今,小唯對自己已經有了非常清晰的定位——“演名著,講經典”。她的直播也愈發成熟,基本每場觀看人次穩定在4萬左右。
03
“紅樓活了”
直播半年以來,小唯也許多次懷疑過自己,是不是選了一條特別難的路去走?
她每周一至周六11點至1點直播,周日休息,她就會跑一趟圖書館,把下一周會講到的內容、可能遇到的問題列出來,在圖書館找到對應的書借回家翻閱。除了直播、吃飯和睡覺,她的時間幾乎都花在了查資料、寫腳本上,“每天大約10小時。”
“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時間,每天產出新的內容,但有時候收效甚微,甚至不被理解,有的人覺得你一個普通人怎么敢講《紅樓夢》,看都不看就會質疑你。”
但來自粉絲的認可、鼓勵、支持和維護,讓她變得更加堅定。
幾個月前,一場日常直播中,小唯突然看見,有粉絲留言說“紅樓活了”,后來這四個字刷屏了。她差點當場落淚。
粉絲紛紛在直播間留言“紅樓活了”。
也有人把她的直播稱作“立體評書”,還有人說,“如果《紅樓夢》再翻拍,導演不給你個角色我們都不答應”。
因為她把原本深奧晦澀的《紅樓夢》講得通俗易懂,也因為她愿意和粉絲交朋友,小唯在粉絲那里,收到了更多的真誠反饋。
有一位癌癥患者曾經在直播間給她留言,說自己快不能動了,現在看著你的直播和大家的討論,謝謝你們陪我走過了,可能是人生的最后一段路。小唯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給別人帶來了希望。
還有一位年紀比較大的粉絲,是從事家政行業的,覺得自己社會地位低微,但很喜歡她的直播,可惜忙于生計經常沒法給她點贊、支持她。小唯趕緊開解她,“你的物質生活可能有些捉襟見肘,但你依然想要學習,去欣賞和理解文學作品,已經是精神上的貴族了。”
還有粉絲說,她是普通人的希望——沒有專業背景,沒有科班經驗,也可以通過努力把想做的事情做好。“咱們都是普通人,如果你成了,我就能在你身上看到希望,好像總有一天我也能成。”一位粉絲給小唯留言。
很多人把她的直播當作日常陪伴,更把她當作朋友看待。最近她因為感冒生病,在直播中偶爾會忍不住咳嗽,粉絲們都讓她休息幾天不要播了。
直播時粉絲擔心小唯的身體狀況,會讓她去休息。
目前,來自粉絲的直播打賞,每個月有1000元左右,小唯覺得,認可和喜歡不能用錢的多少來評判,“愿意支持我就很開心。”
帶著這許多的喜愛和期許,小唯覺得,自己根本停不下來。每當她寫腳本寫到頭疼、竭盡全力也找不到感覺的時候,想到粉絲們的話,就能平靜下來,努力去突破瓶頸。
未來,除了《紅樓夢》,她還準備給大家講演更多中國傳統文學作品,比如《牡丹亭》《西廂記》,還有此前講過幾回的《金瓶梅》《甄嬛傳》,“希望讓更多人真正地理解這些作品。”另外,她還希望能做一些關于女性人物的直播專場,比如埃及艷后、阮玲玉。
她有信心在抖音直播間深耕下去,“這是一個公平公正的平臺,只要你有能耐,真正提供高價值的東西,就會有別人去認可你,英雄不問出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