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級官員日前表示,如果中印邊境保持和平,印度可能放松對中企投資的嚴格審查。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9日回應稱,中印邊境局勢總體保持穩定,邊境事態的解決進程不應影響兩國關系的正常發展。中方希望印方充分認識中印經貿合作互利共贏的本質,為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據路透社18日獨家報道,17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印度高級產業政策官員拉杰什·庫馬爾·辛格表示,中印邊境緊張局勢已經緩和,這可能會改善兩國之間的投資關系,“一旦我們的關系穩定下來”,投資規則就可能會改變。不過,辛格沒有給出可能放寬限制的時間表。路透社稱,自2020年,印度加強了對中資企業投資的審查,此舉被廣泛認為與當年發生的中印加勒萬河谷事件有關。相關限制措施阻斷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之間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投資流動。
毛寧1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近年來,外界一直質疑印方對中國在印企業采取的歧視性措施和選擇性執法背后有其他考量。如果有關報道屬實,恰好證明外界的質疑不是空穴來風。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錢峰1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印度官員在這個場合發表該論調一定程度上是在對外“放風”,一旦中印在邊境保持平靜,印方會相應減少中印經貿投資限制,減少對中方的施壓。這算是為中印經濟正常化釋放了一個信號。
近年來,印度政府一直在宣揚自己對外資的吸引力。但事實上,外資企業在印所處的營商環境并沒有實質性好轉。根據印度官方披露的數據,2014年初至2021年11月,共有2783家外資企業宣布關停在印業務。
錢峰表示,從報道中能看出印度當前發展對中方投資資金的需要。中印邊境沖突之后,印度對中企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壓,在市場上形成寒蟬效應。這個勢頭一旦形成,是非常難以扭轉的。因此,印度若一直把經濟問題政治化、安全化,不僅會影響中資企業,也會對印度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