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彈鋼琴的老人,名叫鄔品賢,已經89歲高齡,來自廣東廣州。老人彈鋼琴的地方,不是在家中、不是在音樂廳,而是在這家醫院的門診大廳,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為鄔姨。
從去年8月底開始,鄔姨就成了這家醫院的鋼琴演奏志愿者,幾乎每周四的上午,她都會在這里彈琴,悠揚動聽的琴聲,溫暖著每一位來醫院的人。那么,醫院為什么會在門診大廳設置鋼琴演奏點呢?89歲高齡的鄔姨為什么會在這里彈琴呢?記者來到醫院,聽“鋼琴奶奶”講述她的故事。
周四上午9時,頭戴格紋帽的鄔姨已經端坐于醫院門診大廳的鋼琴前。一首悠揚的《我和我的祖國》緩緩響起,不少步履匆匆的患者和家屬都駐足聆聽。
市民:老媽住院了,我每個月都要來兩三次。有時間都來聽她彈彈,一進來心情就沒那么壓抑了。
鄔姨告訴我們,她是廣州番禺人,從小就熱愛音樂,第一次接觸鋼琴是在女子師范學校上學時,也就是在那時,她學會了彈鋼琴。畢業后,鄔姨的工作與鋼琴并無交集,但她對音樂的熱愛卻沒有消退,退休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老年大學學習二胡。去年,老人住進了一家養老公寓,得知附近這家醫院在招募志愿者彈鋼琴,便動了心。
養老公寓工作人員 潘優雁:當時醫院那邊一直有這么一個活動的,我們一直想參加,可是沒有這方面才藝的長輩或員工。看到鄔姨的鋼琴好像練得還可以,我們就想讓她去試一試,然后鄔姨滿口就答應了。
番禺區中心醫院醫務社工部主管 嚴麗紅:我們是每個星期四會舉行一次,寒暑假的時候星期二、星期四也會舉行,另外每個季度會有一個大型的音樂會。初衷是想營造一個輕松的就診氛圍,希望通過音樂能夠緩解病人的焦慮。
患者 王女士:我也是好愛唱歌的,她彈我唱,很好聽的。
很多來醫院的患者或家屬都會像王女士這樣跟著鋼琴聲就唱了起來,一些人情不自禁給鄔姨豎起大拇指,還有一些人逐漸成了鄔姨忠實的聽眾。有時候,琴聲還會吸引很多小朋友,鄔姨就專門找來一本小學音樂課本,學習書里的兒歌,邊彈琴、邊跟小朋友們互動,甚至還教他們彈琴。
鋼琴演奏志愿者 鄔品賢:我也很喜歡這些小孩子,小孩子整天來看我彈琴,還是很好玩的。我都教他唱“小小姑娘,清早起來,提著花籃上市場”,然后就教他彈鋼琴。
“鋼琴奶奶”鄔品賢:去做好事 盡力而為
而這樣一位用音樂帶給別人溫暖的老人,其實前不久才受到了不小的打擊,她的老伴去年12月底過世了,但鄔姨說,生活還要繼續,在醫院做志愿者不僅可以重拾年輕時的記憶,還能繼續帶給別人溫暖,找回自己的人生價值,一舉多得。她會堅持練琴不斷精進,帶給大家更好的呈現。
在彈琴的休息間隙,鄔姨會拿出音樂課本,溫習接下來要彈的曲目。在老人家的背包里,有一本厚厚的手抄曲譜。鄔姨告訴我們,由于她的右眼視力受損,看不清曲譜和鍵盤,她需要將曲譜先大大地抄寫下來再背熟,以便流暢地演奏。
鋼琴演奏志愿者 鄔品賢:我們這個年紀,不是什么都可以看到,所以就要背這個歌。如果你沒有背熟,你去到哪里也沒有得彈。我那個袋子一大堆,都是我把人家的歌書抄下來。
醫院工作人員說,鄔姨已經在醫院演奏了近4個月,每次演奏一個半小時,中間只短暫地休息一下。前一陣,由于天氣降溫,工作人員擔心老人家身體吃不消,就暫停了彈琴的活動,但最近天氣轉暖,鄔姨又迫不及待地回到醫院,繼續彈琴。
養老公寓工作人員 潘優雁:她花費在鋼琴上面的練習,每天可能就有三四個小時。她把鋼琴的愛好重拾起來了之后,哪怕自己已經是89歲的高齡,但是她還是能實現到自己的夢想,給整個公寓別的長輩,帶來的都是非常正面的影響。
現在,鄔姨正在為月底醫院組織的志愿者音樂會做準備。音樂會上,她要和另一位拉小提琴的志愿者進行合奏。為了能在音樂會上更完美地演奏,她最近經常和一名會彈鋼琴的工作人員交流經驗。
番禺區中心醫院醫務社工部主管 嚴麗紅:鄔姨都89歲高齡了,還能奉獻社會,很能激發其他的年輕人或者社會人士來參與到我們這個項目,能更多地去貢獻他們的一份力量。
采訪過程中,我們無意在鄔姨曲譜中發現了一張紙,這是她有一天有感而發寫下的“日記”。在這張紙上,鄔姨寫下了她去醫院彈琴的心路歷程:“我認為去彈琴使病人可以聽音樂,愉快身心。公寓有一臺鋼琴,我雖然很久都沒有彈,但我去彈琴是一件好事,我認為應該去做好事,如要做好事,自己要盡力而為”。
鋼琴演奏志愿者 鄔品賢:做人就是做點好事,所以我們都很喜歡當志愿者。沒有什么要辛苦的事情,還是很高興的,還可以彈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