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長沙的四方坪夜市,有一家特別的小吃攤,和周圍的熱鬧不同,這家攤位,要相對安靜許多。經營小吃攤的張永勝、湛靖雯夫妻倆都是聽障人士,他們的臉上一直掛著微笑,用字板和手勢與顧客們交流。
在攤位上,經常能看到一個四歲的小女孩,那是張永勝、湛靖雯的女兒,同樣有聽力問題。不愿讓女兒也一直生活在無聲世界里的夫妻倆,2018年來到長沙打工,為的就是給女兒安裝耳蝸,讓她聽到這個世界。
傍晚時分,長沙四方坪夜市熱鬧了起來。張永勝負責制作,湛靖雯負責點單,為顧客們奉上他們的 “無聲爆漿雞蛋仔”。女兒張語涵也忙前忙后,像小大人一樣幫父母招攬生意。
張永勝和湛靖雯都在小時候遭遇意外而導致聽力障礙。2017年,兩人相識相戀,走到了一起。由于都是后天失聰,夫妻倆原本以為能生一個健康的寶寶,然而不幸的是,女兒出生后,也被發現聽力存在問題。
張語涵爸爸 張永勝:我爸去世之前要告訴我一定要給女兒做人工耳蝸,他也希望能聽到孫女的聲音。
為了給女兒更好的治療,一家人來到了長沙生活。人工耳蝸的手術和安裝費用在二十萬左右,為了多賺錢,夫妻倆送過外賣、做過跑腿。后來,考慮到女兒需要更多的陪伴,他們決定做時間相對自由的小吃生意。
張語涵媽媽 湛靖雯: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很難,特別是和顧客溝通不暢,顧客嫌麻煩了,就生氣走了。
張語涵爸爸 張永勝:收入也不是很樂觀,為了繼續能做下去,我們還借了網貸來支付租金和攤位費。
一邊摸索,一邊學習,夫妻倆起早貪黑,不斷精進自己的手藝和經營,轉型做雞蛋仔后,生意漸漸有了起色,雖然賺的也不多,但每次看到女兒的笑臉,他們就又有了打拼的動力。
張語涵媽媽 湛靖雯:兩個人在一起忙碌,每天都能見到顧客,一起回到家,就感覺很幸福。
為女兒打開有聲世界的大門
讓女兒聽到這個世界,是這對小夫妻鍥而不舍的目標。2021年7月,湛靖雯的家鄉汨羅市殘聯以及愛心機構補貼了近12萬元。小夫妻又拿出全部積蓄,并通過親朋好友籌措了8萬多,終于湊夠了一副人工耳蝸的費用。
雖然一家三口都是聽障,但張永勝夫妻倆沒有任何猶豫,把聽到世界的機會給了女兒。而這,也正是他們一直以來的心愿和奮斗目標。
對于這副來之不易的耳蝸,一家人都很珍惜,夫妻倆告訴女兒,要像愛惜生命一樣愛護它。
張語涵爸爸 張永勝:怕下雨,人工耳蝸進水壞了的話還要花很多錢,浪費時間就不好了。
平日里,張永勝通過文字轉語音軟件來教女兒說話,他還給小語涵報了語言康復課程,希望女兒能盡快達到正常孩子的語言發展水平。
語言康復課每月的費用要四千多元,這對家中還有外債的張永勝夫妻倆來說是不小的壓力。但女兒飛快地進步,讓他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雖然爸爸媽媽聽不見,但性格開朗的小語涵還是會對著他們唱個不停,在忙碌的生活中享受相互陪伴的時刻,是一家人最大的幸福。
張語涵爸爸 張永勝:對于女兒的未來,我希望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成長,我也經常跟她講,要懂得感恩,不要忘記別人對我們的幫助,我還希望她以后能好好讀書,考上大學,學有所成后去回饋社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愛心匯集 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小夫妻的故事被網友發現后,不少人前來打卡支持,還有很多聽障朋友特地從外地過來看望支持。有的顧客特地學習了手語,只為用他們熟悉的溝通方式,來給這一家人加油打氣。
而讓張永勝夫妻倆最欣喜的是有愛心企業和網友,為他們贈送了助聽器。1月8日是張永勝31歲生日,這一天,他得到了一份最好的禮物,聽到了女兒的聲音。
1月8日,張永勝和湛靖雯佩戴上了全新的助聽器,終于聽到了聲音,他們迫不及待來到幼兒園,等待女兒放學。
這聲“爸爸”是張永勝最好的生日禮物。
現在,爸爸媽媽也能聽見了,小語涵開心地當起了老師,教爸爸媽媽發音。
社會各界的愛心讓張永勝一家倍感溫暖,如今,“無聲爆漿雞蛋仔”攤前常常會排起長隊,夫妻倆的勁頭更足了,他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屬于他們的美好生活。
張語涵爸爸 張永勝:生活越來越更好,我們要懂得感恩。
“我們可以聽不見,但我們的孩子必須聽得見”,這是張永勝夫妻倆長久以來抱定的信念,對女兒的愛,是他們開足馬力,為生活打拼的動力,他們說,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而隨著他們的故事被大家所知,更多的愛意和溫暖匯集到這個小小的攤位上,對于未來,張永勝和湛靖雯說,他們還是要做好每一份雞蛋仔,讓顧客吃得滿意,為女兒多多存錢。我們也希望這個熱氣騰騰,愛意滿滿的小吃攤能長長久久,順順利利。
(總臺記者 張利箭 鄒洵沂 潘斌 馬榮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