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
出身軍工家庭、留學海外
曾是清華大學副教授
后來,她選擇轉身
成為軍事科研戰線上的
一名“孔雀藍”
曾任教于清華大學的她
成為一名軍隊文職人員
白曉穎
是軍事科學院
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
副主任、研究員
出身軍工家庭的她
受父母熏陶
從小就懂得強大的國防科技
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求學路上
白曉穎從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
一直在計算機領域深造
2002年學成回國后
她任教于清華大學
先后在軟件工程、服務計算
數據工程、知識工程等領域
展開大量教學和科研工作
2019年
白曉穎作為高層次人才
被引進到軍隊文職人員隊伍
從清華大學副教授
到軍隊文職人員
轉變的是身份
不變的是投身科研創新的勁頭
白曉穎說
“過去戰爭靠的是槍炮、是鋼鐵
現在打的是信息、是數據
要贏得信息化戰爭
首先要贏得數據優勢
……
那種服務國家的使命感和榮譽感
是高薪買不來的”
一邊研究一邊調研
她推動多項技術成果應用落地
為了盡快完成
由地方科研人員
到軍隊文職人員的轉變
白曉穎一邊專注于計算機領域的
理論研究與技術研究
一邊深入一線作戰部隊調研
了解掌握軍隊信息化建設
與作戰應用等方面的需求
和關鍵技術問題
記錄下大量的數據
由白曉穎推動的多項技術成果
在戰備訓練、演習演訓、裝備測試
等領域應用落地
走出了一條
“需求-技術-成果-應用-反饋”的
能力轉換新路子
2022年
白曉穎領受了某網信建設任務
挑起總師的重任
她說:
“搞軍事科研
就是要勇于創新、敢于攻關
在軍事科學院這個平臺上
有很多研究都是可以頂天立地的
所謂‘頂天’
就是要瞄準前沿、尖端的技術
所謂‘立地’
就是要能夠使這些技術落地
服務于實際的應用需求
服務于我們軍隊的建設、管理
服務于我們戰斗力生成”
吸引更多人才加入軍營
她幫助年輕人成長進步
不僅如此
白曉穎還吸引帶動了一批
高層次人才
加入文職人員方陣
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堵點
通過壓擔子、搭臺子
幫助年輕人成長進步
“年輕的科研人才
是我們軍事科研的未來
作為師長
我覺得我有責任去幫助他們成長
為我們的軍事科研
培養更多的生力軍”
白曉穎還說
“我們這一代人
親歷了國家高速發展的過程
可以說科技強國、科技強軍
在某種程度上
是我們這一代人
深入骨髓的信念!”
致敬!
來源:央視軍事 綜合CCTV-7《國防軍事早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