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金磚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最美鐵路人”:通化工務段橋隧車間第一維修小組

2024-02-08 11:17:29 來源:吉林日報 作者:李銘 孫鑫
大號 中號 小號

攀上60米高的鐵路橋高空作業;鉆進直徑小到75厘米的涵管刨冰除雪;懸吊70度陡峭山體巖壁清掃危石;堅守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中清溝渠、護橋涵……

在長白山林海深處的梅集鐵路線上,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春防淤泥落石、夏抗酷暑洪澇、秋除枯枝倒樹、冬戰嚴寒冰雪,34年如一日守護鐵路線安全暢通。他們就是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通化工務段橋隧車間第一維修小組。

近日,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向全社會發布2023年“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第一維修小組作為唯一入圍集體,榮獲2023年“最美鐵路人”稱號。

一次選擇,一生堅守

地處長白山腹地的梅集鐵路線始建于1939年,穿越崇山峻嶺,橫跨紛繁交錯的河道,是東北地區重要的客貨運輸通道,也是第一維修小組最主要的作業區域之一。

第一維修小組成立于1990年,現有職工17人,平均年齡39歲。

甘做深山護路人。在工長劉傳雙的帶領下,組員們擔負起209公里鐵路線上19座隧道、120座橋梁、387座涵渠的巡檢、養護和維修任務。

受氣候條件惡劣、橋隧病害復雜、作業環境艱苦等因素影響,第一維修小組日常檢修作業難度較大。

“山區里很多路段設備進不去,冬季只能靠人工除冰、刨冰、打冰。”寒冷冬日,蜷縮在直徑不到一米的涵渠里作業,劉傳雙和組員身上里頭一身汗、外頭都是水,不一會兒衣褲就結成冰水與汗水混合的硬殼“鎧甲”。

每逢冬季,山區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0多攝氏度,涵洞、隧道極易出現積冰情況,必須搶在“天窗”時間及時處置清運,確保列車運行安全。

完成涵渠作業,第一維修小組又前往官道嶺隧道巡檢除冰。隨著一次次揮鎬、一次次敲擊,碎冰在頭燈的照射下如同噴濺的“煙花”。

橋隧工關龍告訴記者,隧道拱頂、側壁如果漏水積冰,容易剮碰列車,阻礙通行,必須第一時間清理。從乘務員轉崗橋隧工,關龍干起活來認真仔細,雖然夏天日曬雨淋、冬天頂風冒雪,但他從未想過離開。“守護列車安全,挺有成就感的。”關龍說。

干一行、愛一行,這群東北漢子穿橋鉆隧、上山下河,每天完成十多公里的設備檢查任務,及時消除各類隱患,創造了梅集鐵路線34年安全無事故的佳績。

“班組傳承到我們這兒已經是第四代了,我們一定要發揚老一輩鐵路人攻堅克難的優良傳統,守護好線路的平安暢通!”這是劉傳雙和工友們扎根在心底的堅守。

他們不講條件、不計得失,用腳步丈量鋼軌,用雙手護佑安全,猶如一顆顆道釘,牢牢扎根在鐵路線上。

一份執著,一種力量

表面看來,第一維修小組的橋隧工們都是些“糙漢子”,可實際上他們都有著一身“繡花功夫”。

“轄區內的每一處橋梁、隧道、涵渠,橋上有多少根枕木、多少個鉤螺栓,都深深印刻在大伙兒的腦海里;哪座山危石易落,哪條涵渠狹小易堵,了然于胸。”劉傳雙笑著告訴記者,這樣的“操作”,在班組里只是技術基本功。

常年扎根在山區鐵路線上,組員們個個“身懷絕技”,木工、瓦工、電焊工等工種技能人人具備。

“干這行就得會‘72變’,有一雙‘火眼金睛’,因為無法預知巡檢中會遇到什么情況,所以不僅要精通檢修業務,還要善于解決作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57歲的老班長宮汝文是小組成立之初的“元老”,組員中6個人是他帶出來的徒弟。

作為組里的老師傅,劉傳雙、宮汝文除了手把手教新人,做好“傳幫帶”,還時刻注意組員們的安全。

“鐵路線上的每處設施、每個零件、每次作業都關系著萬千旅客和組員們的生命安全。希望他們發揚老一輩鐵路人的精神,守好這條鐵路線。”宮汝文說。

“90后”青工王宏志是宮汝文的得意門生。上班時,兩人一起研究木工、瓦工等技能;下班后,又一起研究編制鋼筋網、鋪制人行道步板。經過幾年的磨煉,王宏志多次榮獲技術狀元、技術能手等稱號。

不只是王宏志。“70后”李志光身手敏捷,每次搜山掃石,都主動擔起最危險、最辛苦的危石排除工作;“80后”曹德偉雖然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但每年春季“桃花水”堵塞涵渠,他總是第一個跳進冰冷的河水清理淤積……

2023年6月,組里新來的“00后”大學生張津瑞也不甘落后,學技術走心、用心,干起活來認真、肯干。“在大家心里,這個工作是一份責任,他們事事沖在前面,從不退縮。我作為組里最年輕的力量,一定會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

多年來,第一維修小組埋頭苦干、默默奉獻,用精益求精的匠心和專業嚴謹的態度,把這條地形復雜、氣候多變、病害多發的“擔心線”守護成了“放心線”,為鐵路運輸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抹紅色,一世信仰

86年前,楊靖宇將軍率領東北抗日聯軍在梅集鐵路老嶺隧道打響了歷史上著名的鐵路破襲戰;70多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沿著梅集鐵路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梅集鐵路成為抗美援朝物資補給的生命線……

歲月遠去,但紅色印記卻已深深烙印在梅集鐵路上,也鐫刻進每一名組員的心里。

每年“七一”,黨小組組長劉傳雙都會帶領大家走進通化市各紅色教育基地,聆聽革命故事、傳承紅色精神,把東北抗聯精神扎根在心底,凝聚成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精神力量。

組員潘洋的爺爺、父親都曾是橋隧工。5年前,聽說橋隧車間缺少年輕力量,他主動申請從客運系統轉崗。

“這條鐵路線總得有人來守護。熱愛這份工作,就不覺得苦和累。”潘洋話語真誠。

在工作中,第一維修小組是不畏艱險、樂于奉獻的“尖刀班”;在社會上,他們是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為民服務的志愿隊和奉獻者。

趙寶臣是通化市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隊員,也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的志愿者。他經常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多次無償獻血,還自學考取了應急救援員及救護師資格證書。在他的影響下,小組不少人主動向社區申請做志愿者。

“要過年了,這幾天和大伙兒去看望了孤寡老人和困難學生,工作之余能幫助更多的人,我感覺挺自豪的。”趙寶臣說。

鐵路蜿蜒,橋隧相連。34年來,第一維修小組忠實踐行“心系橋隧涵、創優保安全”的錚錚誓言,把“列車安全通過”視為最大的幸福,用堅守和付出書寫出新時代“最美鐵路人”的奮斗榮光。

“過去,隧道檢修靠搭架子,現在有了隧道檢查車,速度效能提升了6倍。還有涵管清淤機、電氣工具等,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效率。記得我剛上班時,火車還是燒煤的蒸汽機車,現在通化都要通高鐵了。”劉傳雙和組員們望著延伸的鐵路,滿心歡喜。

責任編輯:李璐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视频高清在线aaa| 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漫画免费动漫y|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二区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 欧美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在线观看你的意思我明白| 伊人222综合| a毛片免费视频| 狂野猛交xxxx吃奶| 在线观看亚洲专区|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91黑丝国产线观看免费|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自拍偷拍校园春色|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8|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欧美大黑bbb| 日韩爽爽视频爽爽|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老师好长好大坐不下去|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视频观看| 99re国产精品| 欧美一级高清黄图片|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 美国式禁忌23| 夜先锋av资源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 放进去岳就不挣扎了|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91福利精品老师国产自产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