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酷、多巴胺、內啡肽……在91歲的山東濟南夕陽長空舞志愿服務隊音樂團創辦人陳月麟身上,有諸多與她年齡不相符的標簽。端坐在舞臺“C位”架子鼓前的她,手持鼓槌,腳踩踏板,演繹出新時代“銀發人”不被定義的老年生活。
2006年,73歲的陳月麟召集退休伙伴,成立夕陽長空舞志愿服務隊音樂團,帶領整個樂團每周排練,并參加山東各地的公益演出,展現“銀發人”的“多巴胺”能量。
“活到老學到老,走出去動起來。這是我的人生信條。”陳月麟說,她從未感覺年齡是一種限制,走出家門和樂團的伙伴一起參加活動既能鍛煉身體,又能追求自己的夢想,更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打破老年人之間的社交壁壘。
“自從加入樂團,我的退休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每次和樂團的‘老伙伴’在一起‘玩’,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青春歲月。”已經加入樂團16年的小號演奏手張先覺告訴記者,和樂團里的朋友一起“玩音樂”的魅力,不僅在于充實自己的退休生活,也在于敞開自己,與他人、與社會建立熱烈的真實“鏈接”。
2023年進入樂團的楊琦是樂團里最小的“妹妹”,她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加入這個大家庭很幸運,樂團里的哥哥姐姐對她很照顧。“在這個大家庭里我看到了新時代‘銀發人’不服老,努力追求年輕態的身體與精神的狀態。樂團內的每個人都把退休后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充實豐盈,我能深刻體會到‘內啡肽’帶來的快樂。同時我也希望在人生后半場和哥哥姐姐們一樣,活出不一樣的精彩。”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29697萬人,占中國人口總數的21.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1676萬人,占比15.4%。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老年人生活幸福感日益受到關注。
“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節奏和環境發生了變化。”在濟南心理衛生協會辦公室副主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許秋香看來,作為新時代的老年人應與時俱進,適應新的生活方式,以獲得幸福感和滿足感。
許秋香建議,老年人可通過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保持基本社交能力,如參與各類社交活動等打破社交障礙。同時她也提醒老年人要保持適當運動,注重合理飲食,懂得自我調節,必要時積極尋求幫助。“希望各位老年人也記得要‘難得糊涂’,打破‘社交孤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