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2月23日電()23日,經過血細胞分離機4個小時的運行,浙江小伙藍蔣天經在醫院采集室里順利采集了252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這袋“生命的種子”立即被送往移植醫院,為一位血液病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這是浙江省新春后首例、該省第99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
藍蔣天經捐獻造血干細胞。袁寶勤攝
回想起從接到初篩匹配通知到成功捐獻的這段歷程,藍蔣天經深感每一個環節都歷歷在目。
同卵雙胞胎匹配到同一患者
“您好!請問是藍蔣天經/藍蔣地義嗎?今天收到中華骨髓總庫的通知,得知您的入庫血樣HLA檢測數據和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請問您是否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2023年11月27日,在安徽學習的哥哥藍蔣天經和在北京上班的弟弟藍蔣地義均接到了來自溫州市文成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告知他們此前入庫的血樣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同時初篩配型成功。
藍蔣天經和弟弟藍蔣地義是出生于1999年的一對同卵雙胞胎,同卵雙胞胎之間的HLA數據是完全一樣的。文成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表示,在同時收到兩條幾乎一樣的初篩配型成功的通知時,第一反應是系統出錯了,后來仔細核對后才發現,倆人竟是同卵雙胞胎,匹配上了同一名患者,真是難得的緣分。
“我是哥哥我先上”
在接到電話的這一刻,藍蔣天經忽然感覺到,自己三年多前一個小小的行動,得到了回應和延續。因此,他毫不猶豫地同意了。因為患者只需要一名志愿者捐獻,藍蔣天經表示自己是哥哥,在讀研究生,時間精力上比弟弟更加充足一點。
弟弟藍蔣地義知道哥哥已經同意捐獻,只能“忍痛割愛”,把捐獻的機會留給了哥哥。他對哥哥和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說:“如果下次還有配上的機會,我可不會再讓給哥哥了。”
2020年4月,藍蔣天經得知文成當地血庫緊張,便和弟弟一同前去獻血。正巧,當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在現場開展造血干細胞捐獻宣傳。深入了解捐獻知識后,兩兄弟毫不猶豫留存血樣,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一段特殊的幸運傳遞之旅就在這一刻開啟了。
跨省兩地協力捐獻
由于藍蔣天經仍在安徽上學,考慮到學業和便利性,他的高分辨血樣采集和體檢工作轉至安徽進行。在當地紅十字會的協調下,他順利完成了高分辨率檢測和體檢流程,順利進入捐獻環節。
因為患者移植需要,藍蔣天經捐獻時間定在了正月里。正值寒假在家,為了如期捐獻,也方便家人照顧,在浙江和安徽兩地的協調下,藍蔣天經轉回浙江進行捐獻。
2月19日,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藍蔣天經到入住采集醫院,開始為期4天的動員劑注射,加速骨髓中造血干細胞的生成并釋放到外周血中,2月23日正式采集造血干細胞。
要把幸運和愛心傳遞下去
談到自己為什么這么堅定地選擇捐獻,藍蔣天經表示,一方面,在父母的影響下,他和弟弟從小就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和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主動去承擔一份社會責任。另一方面,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更應該帶頭捐獻。
作為研究方向和醫學有交叉的研究生,他也調研了造血干細胞的捐獻過程和長期影響,“我很感謝我的導師陳教授,他對我捐獻也很支持,因為他有分子生物學的背景,所以我很信任他。”
“以前知道捐獻造血干細胞時,心里還想我們是同卵雙胞胎,就是彼此的幸運守護。很幸運,我們的成長路上一路平安。現在,為別人捐獻這一份造血干細胞,我們很榮幸也很樂意,將這份幸運和愛傳遞給患者,為Ta的生命迎來一個新的奇跡。”藍蔣天經為那位即將有“血緣關系”的陌生人送上了最誠摯的祝福。
記者:王逸飛 錢晨菲 潘李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頭條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4313號